前海開源:互聯網巨頭引領的大國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9月19日,阿里正式登陸紐約交易所(nyse)並首日上市交易,中國互聯網的三大巨頭bat終於齊聚資本市場;首日收盤后阿里股價93.89美元,市值2314億美元。
阿里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公司,2013年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額)2700億美元,是排在第二位亞馬遜(amazon)的2倍出頭,易貝(e- bay)和京東商城分列三四位;阿里的gmv超過了這三家的總和。
阿里成功上市的背后是中國大國崛起和經濟高速發展的縮影。以市值計算,阿里排在了全部美股的第14位,一舉超越了寶潔、ibm、可口可樂等投資者耳熟能詳的百年老店;如果只考慮美股科技與互聯網類公司,阿里的排名則上升至第4位,僅排在蘋果、谷歌和微軟之后;如果阿里在a股上市(不考慮估值差異和融資條件),阿里的市值將達到14212億人民幣(以當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6.1405計算),一舉超越四大行和中國石化(600028,股吧),僅次於中國石油(601857,股吧),成為中國a股市值排名第二的公司(表1)。
一家偉大公司的誕生離不開一個大國的崛起。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以每年8%的復合增速(cagr)高速增長了34年,這在全球經濟發展史上都是一個奇跡。中國gdp總量早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gdp總量達到9.3萬億美元;中國消費的復合增速更是高達15.5%,大約2倍與gdp總量復合增速。
中國目前消費占gdp的比重大約在40%左右,發達國家美國消費占gdp的比重是67%、日本是70%;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未來消費占gdp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商在過去十年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購物習慣,中國電商市場gmv從2005年150億市場規模成長到2013年1.9萬億,阿里正是一家伴隨著中國經濟和消費高速增長成長起來的一家公司,至今仍占據中國電商80.6%的市場份額。同時,中國電商市場的滲透率僅9%,阿里將持續受益於消費蛋糕的擴大和電商滲透率的提升。
但中國的a股市場似乎沒有分享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上證綜指徘徊在2000- 3000點之間已有五六年的時間,其實不然,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早已經悄然發生。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和a股發行制度的缺陷,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選擇了在海外上市,因此簡單地用a股的走勢和市值結構來衡量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有失偏頗。海外中資股最新市值達到了16.7萬億,a股最新的總市值是28.3萬億,隨著阿里的上市,科技和互聯網類企業占到海外上市企業總市值的37%,已經超越金融和工業行業成為海外中資股的第一大行業。
從另一個角度看,銀行業占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17.8%,tmt(科技、通信、傳媒及互聯網)占11.3%;但如果考慮到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及互聯網公司,tmt則以23.4%的權重當之無愧地成為排名第一的行業;市值前二十大上市公司中將有四席是科技與互聯網公司(表2)。不考慮華為、小米等尚未上市的科技與互聯網公司,海外中資股前十大科技與互聯網企業總市值已達3.38萬億(表3)。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財富基本由卡耐基梅隆、洛克菲勒和亨特等鋼鐵大王、石油大王所掌控,到了上世紀90年代,這些掌握資源的大亨們開始讓位給沃爾瑪、瑪氏、杜邦這類消費類與零售業巨頭,而時至今日,蘋果、谷歌和微軟等科技與互聯網巨頭躋身美股市值的前十,科技與互聯網巨頭引領著時代新的發展方向。
科技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互聯網巨頭們也正在切實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中國正處於這樣的一個變革之中,阿里上市的背后正是一個大國崛起的縮影和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
我們有幸身處這樣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