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遠:馬來西亞廠投產 卡姆丹克整裝起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正值中國光伏行業回暖之際,美國攜著“雙反”大棒再次襲來。北京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反補貼初裁,將對國內光伏組件企業征收18.56%至35.21%的反補貼稅,預計將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影響約20-30億美元。此舉無疑刺激了國內眾多光伏企業的神經,以遭最重課稅的無錫尚德為首的光伏企業紛紛發表聲明,表示強烈反對。一時間光伏市場的緊張情緒升溫。
作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單晶硅矽片制造商,卡姆丹克卻並不像大多數光伏企業一樣受“雙反”困擾。究其原因,在於其位於馬來西亞的廠房已於2014年6月開始進行試產,並將在今年三季報大規模生產。馬來西亞廠房的投產,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四大保障,或將成為卡姆丹克業績提升的重要轉折點。
規避光伏“雙反”。美、歐等國家近年來反復對中國進行光伏“雙反”打擊,從長遠來看,通過海外建廠來規避光伏雙反是大勢所趨。卡姆丹克有著前瞻性的規則,很早就部署了馬來西亞建廠的計劃。如今馬來西亞廠房投產,卡姆丹克將在中國以外擁有生產能力,可利用產地優勢規避美國反傾銷帶來的潛在風險,將貿易糾紛的影響降低至最小程度。相比起國內大多數光伏企業,現卡姆丹克已有了先行優勢。
擴大矽片產能。馬來西亞廠房主要從事生產單晶硅錠及矽片,預期年產能為300兆瓦。公司先前已經與Mission SoLar簽訂長期銷售合同,未來三年累計銷售500兆瓦“超級單晶矽片”。單靠國內廠房生產雖然可行,但只有馬來西亞廠房的投產,才能進一步滿足卡姆丹克擴大產能的需要,更快更好地向客戶交付產品。2014公司產能將增加至700兆瓦,其中馬來西亞廠房的產能就占了超過三分之一,足以體現馬來西亞廠房的重要性,同時,馬來西亞廠將在未來承擔起持續擴產的重任,產能瓶頸有望被打破。
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毛利水平一直是每個光伏企業力求做到的目標。馬來西亞廠房的投產,能降低生產過程中勞動力成本與電力花費,再加上當地政府所提供的稅收優惠,有望提升卡姆丹克的成本競爭力。據悉,馬來西亞廠房的生產成本較國內相比,約低5-10%。到2014 年底時,隨著馬來西亞廠房的大規模生產,非硅成本有望將從目前的$0.14/W 降至$0.12/W。由此可見,馬來西亞廠房未來將為卡姆丹克盈利提升起正面積極作用。
擁抱下遊客戶。因公司的下遊客戶主要產能均大多在馬來西亞,管理層采用擁抱客戶的戰略--在馬來西亞設廠,與下遊客戶無縫連接。有利於與客戶保持更緊密的聯系的同時可減少貨運費用,可謂一舉兩得。
馬來西亞廠房的成功投產是公司發展規劃中關鍵的一環,意義頗為重大。卡姆丹克已做好充足準備,公司發展有望再上一臺階。卡姆丹克今年一季度毛利顯著提升,並實現凈利709萬人民幣,預計后市在馬來西亞廠房投產訊息的帶動下,股價有望持續回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