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明晟:國際投資者密切關注滬港通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絕大多數投資者對於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原則上表示贊同,最大的疑慮是在時間點上。”MSCI明晟公司董事總經理、亞太股市研究主管謝征儐12日在上海對記者如是說。此前,該公司公布評審結果,未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明晟公司發現,國際投資者密切關注滬港通可能給A股帶來的變化,他們提及的A股市場準入問題有待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進一步變革來解決。
滬港通受關注
謝征儐表示,考慮到國際投資者的興趣、A股的規模以及中國在金融監管改革等方面都可能產生改變,目前仍將A股保留在審核名單上並將其作為2015年度評審的一部分。此次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雖未通過審議,但通過近段時間的廣泛咨詢,MSCI明晟公司發現,國際投資者普遍支援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特別是對於滬港通可能帶來變化的密切關注,所以將A股保留在審核名單上,並將在6月27日前正式頒布根據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編制方法建立的獨立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這一指數如與相關的MSCI地區或全球指數結合,可以作為持有QFII和RQFII投資產品的國際投資者的基準,並進一步拓寬已相當全面的MSCI中國A股指數系列。
他表示,目前國際投資者認為滬港通是較QFII和RQFII更靈活的投資方式。滬港通簡化了投資流程,投資者可以不用審批,額度先到先得,當然這一制度目前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存在市場參與范圍縮小的問題,也有一些操作技術層面的問題。
如果A股納入MSCI主流指數體系,將有多少資金會因此發生流動?謝征儐表示,如果將A股按照5%的比例納入指數體系,導致的流動性需求可能達到120億美元。如果將整個A股完全納入,則導致的流動性需求可能達到2400億美元,差不多等於目前RQFII和QFII的總額度。
三個問題待解
謝征儐透露,此輪咨詢的結果顯示,國際投資者的反饋較一致,他們經常提及的A股市場準入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資本利得稅的不確定性。解決這些問題有待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進一步變革。
MSCI明晟公司表示,就額度分配而言,國際投資者反映說,現行的審批流程和及時獲得額度的不確定性使市場參與者難以保證投資流程的正常運行。由於沒有足夠的彈性讓外資機構在內部不同投資賬戶和投資種類上自由運用QFII配額,QFII額度難以得到投資者高效率的利用。就資本流動限制而言,資本匯入的要求和鎖定期仍是諸多投資者的顧慮之一。這些規定限制了他們依據所持的投資觀點來擇時進入市場的能力。A股投資產品的贖回也被投資視為問題。在RQFII制度下,產品可以每天贖回;在QFII制度下,開放式基金可以每周贖回,其他產品只能每月贖回一次,這會與基金或投資組合的運作產生衝突。一些市場參與者甚至顧慮能否在緊急情況下從A股市場迅速收回資金。至於資本利得稅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通常的顧慮在於,因為稅務問題得不到解決,投資者需要預先撥備稅款,這會影響基金的跟蹤誤差和投資利潤的贖回。雖然可以選擇不撥備,但一些投資者仍將稅率的不確定性視為公司合規和營運的風險。
其他市場準入方面的問題包括:國際投資者難以同時使用多個券商交易、交割周期過短、需在買賣前預先準備現金或資產、不能在當日買賣同一股票、不能在上交所進行收市價交易、某些情況下由QFII為客戶代持證券導致實際擁有人在境內的法律地位和相關股東權益不確定。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