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旅遊社區螞蜂窩探索流量變現:進入酒店預訂領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6月16日晚間消息,在旅遊分享社區螞蜂窩探索流量變現,正式進入酒店預定領域,提供全球60萬家酒店及民宿預訂,用戶在螞蜂窩內就可完成交易環節。

螞蜂窩CEO陳罡表示,螞蜂窩酒店平台以旅行UGC社區為基礎,重點提供酒店攻略、用戶點評功能,用戶之間的相互推薦,是這個平台的最大特點。


據介紹,螞蜂窩酒店從旅行者角度出發,重新劃定了酒店的區域及分類。這些劃分不再局限於行政區域、酒店星級,更多是結合了酒店周邊的旅行興趣點信息。每個酒店區域,螞蜂窩會根據UGC旅行數據,提供相應建議。

比如,在巴黎14%的遊客選擇住在拉丁區,這裏有浪漫的巴黎左岸,舊書店和小咖啡館,還有充滿綠蔭的公園。 28%的遊客選擇住在巴士底,這裏位於1號線上,到景點交通方便,設計小店超多,還能體會到最當地的生活,是年輕人最密集的地方。

此舉也被看做是UGC流量變現的一次嘗試。有旅遊業內人士表示,螞蜂窩、麵包旅行這樣的社區通過UGC聚集了大量人氣,但緊靠廣告變現流量依然十分艱難,而能夠通過點評直接生交易的模組就是酒店預定業務。

據悉,螞蜂窩已經打通了社區遊記、酒店點評、旅行特價等相關品的數據流,連接了結構化數據和旅行服務,希望用戶能更便利地購買相關旅遊品。(林明)

以下為螞蜂窩CEO陳罡撰文:如何顛覆酒店預訂的用戶體驗

文/陳罡(螞蜂窩聯合創始人、CEO)

我剛入行時,是從旅行分享社區開始的,接觸旅行服務是5年之后。以酒店品為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以為目前的酒店預訂模式已經是高級階段了。當螞蜂窩深入旅遊行業,開發酒店預訂品時,我們發現了另一個視角:此前OTA的方式是從銷售出發,幫酒店賣出空房,現在還有另一種角度,從旅行者出發,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房間。

一、酒店預訂品的新思路

我們之所以從用戶角度重新設計酒店品,源於螞蜂窩多年的社區積累,用戶不僅貢獻了海量數據,也透露出酒店預訂的真實需求。這其中最有難度的是國際酒店預訂,因為語言差異、文化差異、周邊實景差異等,用戶體驗就像是買彩票。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座城堡,每個人心裏也都有一個酒店。我們的初衷,是讓旅行者找到屬於自己的房間,讓國際酒店預訂這件事情變得有趣、靠譜又簡單。為此,我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也是螞蜂窩一直以來的方式,就是讓用戶參與其中,互相幫助。

我們內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1月初,酒店頻道改版上線,其中有兩個要點:其一,按照用戶旅行需求重新劃定酒店區域及分類,並將酒店作為原點,組合周圍旅行興趣點,讓用戶在預訂的同時了解周邊,即酒店攻略。其二,用戶不僅可以在酒店頁面分享體驗,在遊記中提及的酒店評價也會進入點評系統,即酒店點評。

現在,你很容易在螞蜂窩酒店頻道看到這樣的點評:

“這個酒店設施一般,但是!早餐豐富到爆炸!!”

“酒店位置沒得,沙灘邊淺水區很多魚,晚上退潮可以直接走去鎮上,吃海鮮,走二十分鐘左右。”

“工作人員都很友善,得知要去碼頭坐船,老來提醒我應該坐長尾船去碼頭了,開長尾船的男人長的不咋,tatoo帥到爆,認識第二天叫我嫁給他,哈哈,是有多隨便啊……”

與其他常見的“空白頭像”點評不同,這些帶照片和語氣的點評,來自社區活躍用戶及其遊記,真實、生動,富有面感。

這樣的點評也是酒店和OTA網站一直希冀獲得的:它們不是“還行”、“不錯”等習慣性好評,也不是“爛透了”、“垃圾”等情緒發泄,而是包含了酒店風格、設施、服務、周邊、當地人等內容的實用建議及用戶偏好。

[NT:PAGE=$]二、酒店預訂品的原則

這幾年來,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作為旅行社區,如何在用戶和服務商之間保持中立?”這裏的中立不是道德上的要求,而是建立一個長效的模式和品,讓參與者做出恰如其分的事。

我們的對服務的評判標準,越來越多元,價格已經不能簡單橫向比較,小學生也懂得了“性價比”。酒店在預訂是讓酒店的價格透明,而真實點評則讓酒店的價值透明。

所以,螞蜂窩酒店品的設計原則是,讓服務商提供信息,讓用戶作出評價,真實呈現用戶的決策因素。

同時,針對用戶評價這一環節,我們並不贊同“酒店試睡員”的做法,只有自己掏了腰包,用戶對酒店的要求和評價才具有參考價值。螞蜂窩對真實點評的定義是,它來自一場真實的旅行。

三、酒店預訂品的設計細節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對酒店的認識和需求基於商務領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於旅行目的,酒店也擴展到經濟型酒店、精品酒店、公寓、民宿等更廣的概念,用戶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這對我們的品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力求做到“好用、有趣、互動”。

1、好用

如前所,提高酒店預訂的用戶體驗,最核心的是幫用戶找到適合的房間,這個過程也要足夠簡單。螞蜂窩酒店頻道和OTA的差別在基因上,OTA是幫酒店找用戶——這是由其先天的親商品屬性決定的,而螞蜂窩是幫用戶找酒店——這是由其先天的親用戶屬性決定的。

我來舉個例子,你去希臘的聖托裏尼島度假,希望住在富有異國情調的白藍房子裏,欣賞世界上最美的日落。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房間一定要在懸崖邊,否則風景容易被前邊的房子擋住……這些信息從OTA網站上很難獲得,因為每家酒店都希望房間能賣出去。只有社區其他用戶,才能告訴你真實的細節。

那麼酒店預訂品應該如何呈現來自用戶的建議?

在用戶端,螞蜂窩酒店品的環節為:酒店攻略、酒店點評、酒店預訂。

酒店攻略包含分區地圖和大數據推薦兩部分。螞蜂窩根據目的地旅行特徵、景點、交通、商圈、用戶習慣等,將酒店區域重新劃分。每個區域,螞蜂窩都會根據用戶大數據,提供相應的建議。比如,清邁有34%的旅行者選擇住在老城區,大部分寺廟和景點都集中在古城裏。東京28%的旅行者選擇住在新宿原宿,原宿是日本年輕人的天下,各種風格的個性小店數不勝數。

酒店攻略全方位呈現酒店及周邊,包含不同季節、白天、夜晚,不僅是圖文,更包括更豐富的背景知識,讓用戶“身臨其境”。用戶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適合的酒店鎖定至2~3家。

接下來,用戶可以看到相應酒店的點評信息,這是用戶決策酒店的重要參考。每一家酒店頁面都會顯示已入住用戶的數量、點評及相關遊記,幫助用戶從多種角度了解酒店的細節。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每一個酒店也會因為注入了他人的故事而變得有血有肉,立體生動。

在服務端,螞蜂窩通過與繽客(Booking)、雅高達(Agoda)等知名全球OTA合作,給予了用戶數量更多、更具性價比的酒店選擇。

2、有趣

在以往的經驗中,“食宿行游購娛”六種要素分類往往彼此割裂。現在,螞蜂窩將這些要素整合在酒店品中,圍繞POI(Point of Interest興趣點,比如一個受歡迎的區域,一家餐廳,一個酒店,一個景點)進行酒店預訂,各要素彼此關聯,形成豐富、生動、完整的出行面。

比如你想去普吉島,進入酒店預訂頁面后,“地區”一欄會顯示“芭東海灘”、“皮皮島”等26個特色區域。

如果你喜歡熱鬧和方便,那麼你會知道: “49%的遊客選擇住在芭東海灘, 這裏有721家酒店,這裏夜生活豐富多彩,購物及就餐選擇也非常多,步行就可以抵達海灘內的觀光和飲食點,平均價格相對不高。”

如果你喜歡喜歡安靜,“皮皮島”會告訴你“19%的遊客選擇住這裏,115家酒店。皮皮島是由兩個主要島嶼組成的姐妹島,沙灘十分柔軟潔白。旺季時島上人比較多,中國人也不少。這裏的海水藍而清澈,其中大PP和小PP是浮潛聖地。”

如果你喜歡原生態、奢華和完美,那麼可以選擇“皇帝島”:“1% 的遊客選擇住這裏,4家酒店是普吉島最安靜豪華之所在,精緻而美的景色、奢華的配套服務。由於開發晚、遊客少,海水與沙灘都非常純凈,近幾年越來越受歡迎。”

螞蜂窩已經打通了從用戶到酒店點評、酒店攻略、酒店大數據、遊記等相關品的數據流,使用戶能夠對旅遊目的地生有面感的預期、更深入地與其他用戶互動、更便利和更享受地購買酒店等相關旅遊品。

3、互動

所有互聯網品都在討論互動性,互動為何如此重要?旅遊點評網站TripAdvisor於2013年底曾委託PhoCusWright對全球約1.2萬名旅遊在用戶的點評和預訂行為習慣做了研究,超過一半的受訪用戶表示“在沒有了解其他用戶對該酒店的態度和觀點之前,不會輕易做下預訂的決策”。

評論、互動、分享是一個品“互動性”的三個要素。傳統OTA酒店品由於其商品屬性,難以給予用戶更大的互動空間。

螞蜂窩在設計酒店品時基於社區屬性,用戶不僅和酒店互動,用戶之間的互動也成為關鍵。用戶不僅可以分享點評,也可以回復其他用戶的點評,詢問更多酒店信息,還可以參考點評所來源的遊記、社區好友的建議。

品功能靠譜、好用,社區氛圍有愛、互助,人們在分享中成就彼此的旅行,這是螞蜂窩一直努力的方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