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郭施亮:證監會為何不敢對蓮花味精下狠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經評論員 財經專欄作者 郭施亮
財經評論員 財經專欄作者 郭施亮

據悉,6月14日,蓮花味精(600186,股吧)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存在的違法事實包括:資訊披露違法以及2007、2008年虛增收入。然而,通過此次披露的資訊來看,2007以及2008年,蓮花味精連續兩年虛增收入達到4.944億元。


針對蓮花味精的處罰,證監會作出了幾方面的舉措。其中,證監會對蓮花味精給予了警告處理,並處以50萬元的罰款。同時,對當事高管共處以45萬元的罰款。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處罰外,證監會還要求蓮花味精及相關當事人誠懇地向全體投資者道歉。

虛增收入4.944億元,僅罰款50萬元!顯然,這是違規成本低廉的真實寫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2007年以及2008年蓮花味精並沒有虛增收入,那么蓮花味精將陷入連續虧損的局面。毫無疑問,通過虛增收入,蓮花味精擺脫了連續兩年虧損的困境,延長了它的生存時間。

近年來,市場不斷暴露出違規成本低廉的真實面目。無論從綠大地(002200,股吧)、萬福生科(300268,股吧),還是從南紡股份(600250,股吧)、蓮花味精,均深刻反映出當前a股市場的漏洞。

以前期遭到市場熱議的南紡股份造假案件為例,實際上南紡股份的造假行為非常惡劣。

從2006年開始,南紡股份已出現連續五年虛增利潤的問題,涉及金額高達3.4億元。然而,面對南紡股份的惡劣行為,證監會只給予南紡股份警告處理,並處以50萬元的罰款,同時對有責任的高管作出了行政處罰。

此外,在2006年至2010年間,南紡股份因連續虛構利潤,使其有效擺脫了連續虧損退市的厄運。不過,就此問題,證監會仍然沒有對南紡股份進行嚴肅地處理。從某種程度來說,因市場的違規成本低廉,上市公司連續虛構利潤卻成為企業回避st乃至退市的有效方法。

談及違規成本低廉的問題,必須提到《證券法》。事實上,當證監會應對相關違規行為時,也只能按照《證券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判罰,從而降低對違規上市公司的判罰力度。

以南紡股份、蓮花味精為例,上述公司均涉及虛假記載等行為,按照《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上市公司報送的報告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按照現行的法規,對相關的上市公司處以三十萬以上六十萬以下,相關責任人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可見,無論是南紡股份還是蓮花味精,證監會對其處罰50萬元,也屬於《證券法》的規定范圍之內。若證監會判罰過度,則會違反了《證券法》的相關規定。

筆者認為,針對上市公司違規行為以及市場中違規成本低廉等問題,投資者最關注的莫過於兩個問題,即如何全面修改《證券法》以及如何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針對前者,全面修訂《證券法》已經迫在眉睫。因《證券法》的修訂長期偏離了市場,也無法滿足市場的真實需求。於是,在《證券法》制定的時候,往往很難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即使《證券法》能夠涉及部分敏感性內容,但是在真正落實之際,執行效率卻難以得到保證。至此,全面修訂《證券法》至關重要,如何大幅提高市場的違規成本,強化市場的震懾力才是修訂《證券法》的關鍵。

至於后者,其實投資者保護等相關問題已被頻繁提及。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投資者保護卻成了一句空話。

筆者認為,投資者保護的關鍵看點是投資者的索賠問題。不可否認,在投資者索賠問題上,a股市場確實存在很大的漏洞。

不過,近年來,a股市場在投資者索賠問題上卻呈現出積極的一面。一方面,管理層逐步重視投資者的索賠問題;另一方面,萬福生科、海潤光伏(600401,股吧)的主動賠償案卻為a股市場作出了積極的影響。

以萬福生科為例,投資者保護基金成功促成了平安證券主動賠償萬福生科的投資者。同時,此次主動賠償呈現出高覆蓋率、短周期的特點,在整個萬福生科造假案件中,符合賠付標準的投資者達到13426人,獲賠付的人數占了絕大多數的比例。

再以海潤光伏為例,6月15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關於就海潤光伏股票除權補償投資者的預案。據預案內容顯示,將6月12日上午賣出海潤光伏股票並實際成交的投資者作為本次補償對象。至於補償的金額,則按照“(7.95-實際賣出成交價格)x實際賣出股票數量”的方式。同時,上交所強調,將與公司盡快明確補償操縱方式,並在本預案公布后兩周內組織實施完畢。實際上,這屬於主動賠償的第二大案例,也為未來投資者保護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綜上所述,筆者郭施亮認為,隨著股市規模的逐步擴大,中國證券市場的全球影響力也日趨提升。但是,與此同時,相應的市場制度也必須同步跟進。否則,市場上還會出現第二只乃至第三只的蓮花味精。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