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為什麼中國央行已經不僅僅是央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二季度中國GDP數據很快就要揭曉了,近期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是否奏效也將有定論。然而,在一些投行機構看來,中國央行刺激經濟增長的非常規政策似乎已經偏離了貨幣政策的軌道,越來越像財政政策了。

今年,中國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為刺激措施,如針對農業、小微企業釋放了1000億元再貸款,以及對保障房領域投入了3000億元等等。央行用這些局部刺激措施來保證7.5%年度GDP增長目標的實現,避免全面刺激所導致的負債風險。


然而,摩根大通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雖然再貸款等措施能夠避免房地市場等敏感領域的風險加碼,但是在透明度上顯然不夠,也有悖於中國央行從國家主導信貸轉向市場主導的路線。

據彭博新聞社引述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中國央行的做法已經涉及到財政政策領域了。財政政策沒能做到的一些工作,央行替它完成了,比如該花的錢沒有花,該融資的項目沒有融資。(財政政策的不足迫使)央行不得不注入流動性。”

徐高還指出,在“新常態”中,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龐大生能力與偏低需求之間的不匹配。政策反復、投資起伏、經濟增長波動下沉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徵。“新常態”中,資本回報率將持續下沉,利率水平趨勢向下,地投資面臨嚴苛融資瓶頸,預計未來貨幣政策還將持續放鬆。

近期,李克強總理屢次表示出對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今天早上,李克強表示,二季度經濟表現已經有所改善,中國不會使用大規模刺激的方法,但能夠實現2014年GDP目標。此外,他還強調,中國不會放鬆對下行壓力的警惕,必須加強政策預調和微調。中國將進一步微調政策,扶持小企業。

彭博新聞社表示,中國目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界限已經模糊,中國央行缺少做出系統範圍內改變決定的自主性。2008年推出的4萬億刺激主要是從貨幣政策的渠道注入到經濟中的。

經濟諮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指出,“中國並不像歐洲國家那樣有很明確的財政政策限制,如果想對經濟的某些特定部門提供支持,財政政策是更有效的,可以單純地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向這些部門提供資金就可以了。而中國央行現在所做的就(與上述做法類似),超出了其自身的領域。”

瑞信中國經濟學家陶冬也表示,“向一些特定機構發放再貸款,就是提供定向資金的一種方式,這是財政政策應該做的事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