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全球石油需求增加 伊拉克成為重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受惠於全球經濟的復甦,預期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為9276萬桶/天,比2013年5月的預期高96萬桶。同時,明年需求將增長142萬桶/天,高於2014年的132萬桶。
需求上升,供應風險卻大增,IEA表示當前石油市場變得更緊張了。IEA提及了伊拉克和利比亞動亂局勢、對伊朗制裁和尼日尼亞石油盜竊活動所帶來的供應端風險,特彆強調了伊拉克的風險。
當前,伊拉克已經是歐佩克的第二大油國,今年2月其石油量達到35年新高的360萬桶/天,並計劃今年內達到400萬桶的目標。
此外,IEA一直預期,2019年之前歐佩克內部的石油能增長將有約60%由伊拉克貢獻。雖然伊拉克官方的目標是2020年前達到850-900萬桶/天的量,但受最近局勢影響,IEA已經下調了其預期約50萬桶/天,即到2019年伊拉克只能生450萬桶/天。
IEA執行董事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在歐佩克內部,伊拉克仍然是大部分預期能增長的主要來源,但這種擴張看起來風險越來越大了。”
然而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鑒於伊拉克的動亂局勢至今沒有對伊拉克當前的石油供應造成任何衝擊,因此IEA完全沒有討論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可能性。上一次IEA決定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正是2011年利比亞內戰導致其石油供應中斷的時候。
法興銀行認為,如果伊拉克南部油田受到衝擊,當前沙特的置能並不足以填補其帶來的空缺,這意味,那時候將要釋放戰略儲備。
IEA還預期,頁岩油氣生的全球推廣很可能在2020年前出現,快於之前的預期。IEA預期到2019年,美國以外的頁岩或輕質緻密油供應可以達到65萬桶/天,包括加拿大的39萬桶,俄羅斯的10萬桶和阿根廷的9萬桶。而到2019年,美國的頁岩油量預期將比2013年翻倍,至500萬桶/天。(華爾街見聞)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