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人民幣“扛得住”QE退出 或與美元齊頭并進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李濱彬 陳周陽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10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早盤跟隨中間價走低,結束此前連續四天上漲走勢。隔夜美聯儲宣布退出第三輪量化寬鬆並看好美國經濟,提振美元指數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跌52個基點,三連漲就此終結。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1147,目前最高觸及6.1133,最低觸及6.1157,北京時間15:00,人民幣兌美元報6.1145,昨日收報6.1112。


截至10月29日的近四個交易日,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更新2月24日以來的八個月收盤新高,且盤中連續更新3月7日以來的近八個月高點,一度突破6.11整數關口。

隔夜美聯儲發布的最新政策決議措辭意外偏向鷹派,在結束了為期兩年的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了美國就業市場向好的現狀,這使得美元指數擺脫了此前連日頹勢大幅走高,並再次站上86.00整數關口。

今日人民幣即期匯率跟隨非美貨幣波動而有所貶值,但幅度不大,盤中交投保持相對平穩。交易人士稱,人民幣下行空間受限,因為大型中資銀行做好了隨時拋售美元的準備。

澳新銀行報告稱,預計中國央行將繼續采取不插手干預外匯市場的政策,人民幣料將繼續溫和升值。人民幣將受到貿易順差及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國內資產需求的提振。

美聯儲此次議息樂觀看待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前景,並未談及近期發生的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以及美國經濟面臨的不利外圍環境,降低了市場對美聯儲推遲加息的預期,也打消了部分機構對美聯儲未來可能再度實施QE的預期。這或將終結美元本輪回調,重返強勢。

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劍輝接受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采訪時表示,若美元快速走強,人民幣兌美元會有貶值空間,但對於其他貨幣則可能穩中有升。鑒於年底商業銀行的經營習慣(借出減少、回收增加),人民幣還有1%-1.5%的回升空間。

南華期貨研究所宏觀分析師王晟認為,從經濟周期的規律來看,通脹之后必然通縮,美聯儲退出QE很大程度上宣告了全球通脹時代的完結,而在相對低通脹或通縮的環境下,美元作為全球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貨幣,必然會出現強勢。

王晟同時表示,美元強勢對人民幣影響有限,原因在於人民幣資產對於境外資本將保持吸引力,國際資本不會因為回流美國而放棄中國市場,所以未來很可能出現人民幣同美元齊頭並進的現象。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近期,結束QE及其預期已導致美元強勢和多個貨幣弱勢,國際資金從多個新興經濟體外流。這會階段性影響人民幣匯率和中國國際收支形勢。下階段,需進一步關注美債走勢及其對中國等多個新興經濟體的影響。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美聯儲退出QE加劇中國出口復甦的壓力,促使國內采取更多的內生性微刺激措施,同時倒逼國內改革。美國此輪復甦伴隨著貿易再平衡,並不會直接帶動中國的出口,相反,由於人民幣盯住美元,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將隨著美元指數一起加速攀升,這將對出口造成更大的壓力。

也有分析人士對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持不同看法,中糧期貨研究院副總監柳瑾對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表示,強勢美元形成無疑是人民幣近期要重新進入貶值區間的最主要的外生動力要素。同時美元升值,吸引資本回流,賣人民幣買美元的操作直接帶來人民幣貶值的動力。

柳瑾強調,人民幣很可能開啟新一輪貶值,但這並不是人民幣貶值大周期的啟動,而是雙向波動的再一個波幅,幅度接近今年2月到6月的貶值程度。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30日在上海證券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人民幣匯率有升值壓力卻無升值預期,表明市場已經接受和認可,現階段人民幣匯率既不可能大幅升值、也不可能大幅貶值。下一步應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實現人民幣匯率有序、可控的雙向波動。

管濤稱,考慮到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央行逐步淡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將來必然是貿易順差越大、資本流出越多,外匯供求才能自主性平衡。隨著經常項目收支趨向平衡,人民幣匯率趨於均衡合理水平,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跨境資本流動有進有出,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可能成為一種經常性的現象。

管濤指出,由於內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波動將更加頻繁,演進路徑將更加復雜。國內經濟企穩情況、房地產市場走勢、財政金融風險暴露狀況,以及世界經濟復甦態勢、主要經濟體尤其是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等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演變,無疑是未來一段時期必須關注的重點。

在這種背景下,管濤認為,應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入和流出的雙向監測預警,並根據可能出現的不同情形完善應對預案:宏觀層面,應根據國際收支新變化,完善財政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應對措施;中觀層面,應在對現行跨境資本流動監管體系壓力測試的同時,不斷充實政策工具,防患於未然。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29日在紐約表示,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卓有成效,受美聯儲退出政策的影響有限。

不少專家也表示,由於中國一方面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另一方面正在將經濟結構由外向型向內需驅動型調整,受到的外部沖擊將大大減弱。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於:中國金融資訊網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