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倪光南:國系統兩年內可替代Windows

鉅亨網新聞中心


永不言棄的IT老兵


灰白的頭髮與眉毛,稜角分明、向外凸出的瘦臉,雪白的牙齒,戴一副方框眼鏡,倪光南有那種讓人過目不忘的面孔。

倪光南是我國IT業風雲人物,1984年,他與柳傳志搞企業,第一款品就是倪光南開發的具有聯想功能的漢卡,為華人徹底解決了在電腦中使用漢字的難題。該企業正是后來鼎鼎大名的聯想,其名即來自聯想漢卡。

倪光南時任聯想總工程師,十年后因“柳倪之爭”他離開了聯想管理層。盡管無法拼搏在企業第一,但倪光南從不言棄自主研發,在以倪光南為代表的一些業內人士努力下,針對國軟件企業減稅優惠的“18號文”在2000年終於出台。自“18號文”發布起的十年內,中國軟件業保持了非常高速的增長速度。統計數據顯示,軟件銷售總額十年間增長了22倍。

如今,國自主可控信息系統受到更大的關注,並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相信倪光南的余熱將會更加輝煌。

為何要國化?

雖然個人的系統安全似乎只是個人隱私問題,但是如果數以億計的個人信息被人監控,整個經濟社會的活動會被他人所掌握。

華西都市報:近年來,你一直致力於在中國推進開放原始碼的Linux作業系統。為何要推進作業系統的國化?

倪光南:在信息技術領域,我認為推進國化很有必要。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具體到推進國化上,與網絡安全還是有密切關係的。關注網絡安全不是簡單的一、兩項措施就可以,其中有一項重要條件,就是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品。

自主可控首先是,不會給自己設置惡意的后門;其次,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自己進行改進、提升,增強安全。一般情況下,採用了國化的信息技術品就可以認為是自主可控;但是如果某些品不是國,但是引進的技術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也可以認為是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品。

華西都市報:其實,微軟的作業系統在全世界都在用,別的國家也在強調國化嗎?

倪光南:如果我們看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似乎在信息技術領域並沒有特彆強調國化,這是因為他們不是網絡強國。中國既然希望成為網絡強國,那就要學習美國,在信息技術領域涉及到安全的品,盡可能採用國化的品。

具體到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化問題,當然也不能過於偏激,如果是消費領域,是可以適當放寬條件的。雖然個人消費領域的安全問題似乎只是個人隱私問題,但是如果數以億計的個人信息被人監控,被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實際上整個經濟社會的活動也會被人所掌握,所以不能忽視個人使用的信息終端的安全問題。

國作業系統怎樣?

基於Linux的國系統與Windows在同一水平上,但Windows的生態系統更好,有豐富的應用軟件支持。

華西都市報:從技術上而言,國作業系統目前處在什麼樣的水平上?

倪光南:如果比較作業系統本身的技術水平,那麼基於Linux的國系統與Windows在同一水平上。

華西都市報:既然技術上並不差,為什麼基於國系統不容易被用戶接受?

倪光南:這主要是因為Windows的生態系統更好,這包括Windows有豐富的應用軟件支持,豐富的設備支持,用戶也已經習慣了Windows,學校的培訓也是圍繞Windows平台等。

國作業系統沒有構建起自己的生態系統,因而難以替代成熟的“視窗”生態系統。此外,目前也沒有統一標準,國作業系統的幾十種發行版彼此互不兼容,造成低水平重覆,也使軟件和設備的適配十分困難。

今天國作業系統要替代Windows,應當吸取iOS和Android在移動領域的經驗,採取應用商店提供應用、通過服務進行收費的模式。

如何打破Windows壟斷?

華西都市報記者:國作業系統的生態鏈應該怎麼打造?

倪光南:國作業系統公司規模太小、實力不足,難以承擔起營造生態環境的任務。為解決中國在智能終端作業系統這一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問題,在我的倡導下,目前已經成立了中國智能終端作業系統業聯盟(下稱聯盟),一方面,聯盟已經有近百個成員,如果能適當地整合它們的資源,可以拓展國作業系統的業鏈;另一方面,我們認識到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性,因此採取了以應用商店為核心來構建生態系統的途徑。

華西都市報記者:為什麼選擇以應用商店作為核心?

倪光南:近年來,移動終端領域iOS和Android兩大作業系統崛起,都是借助了應用商店的商業模式。歷史上,Windows採用的是捆綁應用軟件、通過軟件授權盈利的模式。

國作業系統要替代Windows,不能重覆Windows的模式,應當吸取iOS和Android在移動領域的經驗,採取應用商店提供應用、通過服務進行收費的模式。這樣有利於降低採用國作業系統的門檻,有利於消滅盜版等。

華西都市報:國作業系統在以后推廣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倪光南:國作業系統的推廣不一定要使用收取版權費等傳統模式,按照軟件業的潮流,國作業系統今后宜採取“免費使用、服務收費”的商業模式。鑒於此,希望今后政府採購目錄在案頭計算機方面,將不再列入作業系統及其常用軟件項目,而代之以聯盟商店作業系統服務:採購該項服務,就需要和聯盟商店簽約,並按年繳費,這樣就可免費從聯盟商店或其合作發行商取得作業系統及其常用軟件。聯盟商店根據實際貢獻,將服務費分配給作業系統及其常用軟件的提供商、作業系統發行商等。

華西都市報:作業系統的國化中,國內的廠商會面臨哪些挑戰?

倪光南:國內公司基礎還比較薄弱,尤其是軟件業,從觀念上來講中國軟件業不是很被重視,很多用戶對國軟件廠商不夠信任,傳統觀念的扭轉還需要時間。另外,中國缺乏像硅谷那樣對初創公司的完備的支持環境,缺乏風險投資等。而且由於業鏈的高端被國外公司佔據,本土公司大多處在低端,這一格局也需要被扭轉。

替換Windows有沒有時間表?

國作業系統在案頭領域可以在1到2年內實現對Windows的替代。3到5年內將替代進程從案頭PC擴展到移動端。

華西都市報:在你的規劃中,國作業系統替代國外系統應該是什麼樣的步驟?

倪光南:首先,以國作業系統替代Windows XP為突破點,再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然后從替代案頭Windows作業系統發展到替代進口移動作業系統,最終使國智能終端作業系統成為世界上智能終端領域中,繼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三家系統以外的第四家系統。

華西都市報:每個階段大概需要多久?

倪光南:XP系統雖然技術優勢明顯,但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相對而言替代難度比較小,有了生態系統的支撐,希望國作業系統在案頭領域可以在1到2年內實現對Windows的替代。移動端出現時間短,發展快,替代難度相對比較大,可以在3到5年內將替代進程從案頭PC擴展到移動端。

華西都市報記者 羅提 王繼高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