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唇齒相依!日本、印度或建立共生經濟關係 可望享互惠優勢

鉅亨網薛景懋 外電報導


图片说明
印度新任總理莫迪欲推動國家經濟改革。(圖:AFP)

日本與印度的跨國投資活動一直屬於相對較少的狀況,但是,野村證券表示,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重新振興經濟、印度新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欲推動改革之際,此種狀況將即將改變。


《CNBC》報導,野村證券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與莫迪經濟學(Modinomics)皆希望針對市場開放進行革新,預期日本與印度的合作關係會逐漸加深,雙方國家可共享互惠的優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推動一系列的貨幣、財政刺激措施,希望能夠幫助經濟脫離長期的通縮問題。新上任的印度總理莫迪,目前改革辦法較不明確,但曾指出會興建公共基礎建設、吸引外資並復甦經濟。印度經濟成長已長達10年低於5%的狀態。

日本與印度明顯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印度貧富不均情況相當嚴重,國內極為貧窮的民眾約有4億人口,共佔全球的1/3,每天生活開銷低於1.25美元,同時卻也有開發中國家近1/3人口的億萬富翁住在大城市中。印度的人均國民所得(GDP per capita)約為4000美元。

相較之下,日本的人均國民所得3.7萬高出許多,全國90%的民眾都居住在城市中。

野村證券表示,日本可以成為印度公共基礎建設的重要投資者,此外,日本也可以藉由將生產外移至印度,幫助印度成為在亞洲的跨國製造供應鏈重鎮。

日本製造業商移至海外生產的比例,自2012年迄今增長超過20%,預計在2018年將會成長逾25%。先前日本企業雖然在中國擴廠,但是,隨著中國勞力成本增加,近期也開始轉移。

日本可能在印度投資公共基礎建設,野村證券對此看法特別樂觀,因為「增加基礎設施系統的出口訂單」即是日本擴張經濟增長策略之一。印度方面,基礎建設發展高居政府重要待辦事務列表之上,非常願意接受此方面專家的協助。

IHS亞太區首席分析師Rajiv Biswas說道,「日本與印度共生的經濟關係勢必將會開花」。Biswas指出,近期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惡化,2012年中國曾因為外島爭議引發排日暴動,另外,過去18月以來,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金額(FDI)也大幅縮水。

反觀安倍晉三與莫迪的關係卻相當良好。印度蘊藏12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對於日本企業而言,不論是市場開發或製造生產據點,都相當具吸引力。目前日本對印度的直接投資金額,已經超出160億美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