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詹德隆:未來個人理財將更趨向對海外資產配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前語:10月30日-11月2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盛大召開,金融界網站作為業內專業媒體對本次金博會重要內容進行了專題直播報導(http://bank.jrj.com.cn/focus/finexpo2014/),並對銀行信托、P2P等金融機構進行視頻專訪,全面報導此次金融行業盛宴。

本期采訪嘉賓: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詹德隆


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詹德隆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走進金融界網站視頻訪談節目,今天我們來到了第十屆北京金融博覽會。現在我們在宜信財富的展位,有幸采訪到了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詹德隆先生,詹總歡迎您。

詹德隆: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詹總,我們知道宜信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P2P公司,個人財富管理是大眾投資者最關注的一個版塊。您認為在個人財富管理領域,最需要去開拓創新的是什么,目前宜信財富是怎么做的?

詹德隆:我認為,其實投資也是一種藝術,藝術怎么去理解?就是當我們要做投資的時候,就必須知道這個公司的背景,風控是怎么做的,然后還要知道它過往的一些經驗背景、內部人才。

對於宜信財富來講,我們都具備了這些優良條件?在人力方面,有,從金融行業里面過來的經驗豐富的同事。同時,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市場需求,這只是一個方面。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風險把控,我們在要推出任何產品的時候,都會經過一輪又一輪風險的評委評估、挑選,然后才會正式地推出,絕對不會盲目地推出一些產品,或者推出一些客戶並不需要的產品。在這方面,宜信財富還是做的比較到位的。

主持人:宜信財富在個人理財管理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您認為宜信財富與其他平臺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你們服務的這個宗旨是什么?

詹德隆:我覺得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類似於P2P公司,我們2006年5月份成立,一直到2010年左右,都是以P2P為主導。但是現在P2P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地成立了,競爭對手多了。但2010年恰恰是我們開始轉型的一個時間點,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不斷有新的產品在我們的平臺上,我們有保險、基金、信托等,未來還有海外的資產設定,還有一些VCPE產品,這些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宜信財富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財富管理的機構,不僅僅是一家P2P公司。

主持人:所以說現在宜信財富可以說是全方位地來對廣大客戶進行金融方面服務是嗎?

詹德隆:是的,因為當我們要給客戶做資產設定的時候,我們不會一開口就給客戶推薦某一類型的產品,首先我們先要了解客戶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然后再做一個深入的客戶背景的調研。我們要做一個分析,按照客戶的具體情況,他的資產情況、家庭情況、生命周期情況,我們會做出一個詳細的資產設定,也就是按照客戶的需求,會給他設定他所需要的產品。產品不只是P2P,還包括像保險、基金等等,都會包括在里面。所以我們是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去給客戶做資產設定。

主持人:您之前在回答當中,也提到了風控的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P2P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之后,它的跑路事件也非常多,那么宜信在風控方面是怎么做的?

詹德隆:首先當我們要出借款項給借款人的時候,我們會對借款人有一定的要求。第一借款人必須要有工資,要有正常工作,我們也會對他的背景做一個調查,穩定收入,同時我們也會要求他提供家人或者單位同事的聯系方式,我們會嚴格把控借款人提供相關的資訊。產品方面,比如非P2P類型的,有一些是我們的代銷產品,有一些是我們的合作產品,我們對這些產品,會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才會推出給客戶去選擇。

主持人:您認為未來個人理財領域將會呈現一個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詹德隆:我覺得有一個正在慢慢發展但已趨向明顯的趨勢,就是有些客戶對於海外的資產設定也有一定的需求。因為國內很多父母都會把孩子送到國外去,他們會有移民的需求,所以我們也會提供相應的一些配套的服務。比如幫助客戶安排移民。隨著客戶海外資產設定的需求,可能客戶也要去了解境外的一些稅務情況,財產傳承情況,海外保險的情況等等,這些都是未來客戶需要知道,宜信也會去教育客戶和同事,讓他們了解綜合財富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個完整的配套過程,而不是說只是對於某一個產品的推介而已。

主持人:也就是說,您認為或者是宜信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於個人理財領域,是海外資產設定的一個教育是嗎?

詹德隆:不完全是,我剛剛講的就是一個整體,一個整套的東西,如果國內客戶對國內投資有需求,我們也會給予他一些培訓或教育。但如果對一些對境外的也想了解,比如說他想了解美國的一些移民情況、留學情況,或者是葡萄牙,澳大利亞等等,我們也會做一些適合客戶需求的資訊。

主持人:對於現在目前的這些個人投資者,您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建議或者是忠告?

詹德隆:對於投資者,我覺得大家普遍以產品的回報為一個標準來篩選產品,我覺得這是一個絕對錯誤的思路。當客戶或者投資者他要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第一他首先一定要了解他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非常重要;第二應該去找一家比較具規模、靠譜的理財公司平臺,去幫他了解一些產品,而不是盲目做一些投資。第三必須要找到有專業經驗的客戶經理去幫他理財。因為目前來講,市場上非常混亂,魚目混雜,大家都用比較高的回報去吸引客戶,客戶一般都會盲目去選擇這些產品,但是后面又發生了很多風險的問題。所以有一些類似於P2P的公司也跑路了、倒閉了等等,這些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我認為客戶一定要了解這三方面,然后才做出一個決定,而不是盲目的,就隨著高年回報就去做一個決定。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謝詹總接受我們金融界網站的訪談,也非常感謝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