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紐滬掛牌中資新股 平均回報更勝香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多數於美國掛牌的中資新股回報相當可觀。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今年香港的年度新股發行集資額排名有望躋身世界第二,不過中資企業在港上市卻未見受惠。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資企業在港上市的平均回報比紐約和中國為低,今年1月起在港掛牌的35家中資公司,只有18家現時股價仍高於招股價,平均回報亦僅11%。
《星島日報》報導,《金融時報》指出,大多數於上海、深圳和美國首次掛牌的中資新股回報相當可觀,12支於美國上市新股,只有1支跌穿招股價。30支在中國上市的新股,亦只有2支跌穿招股價;當中,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新股平均回報為30%;於上海掛牌的新股平均回報逾倍;深圳掛牌的平均回報更達1.5倍。《金融時報》引述市場人士枌析,早前中國停止審批A股新股發行逾一年有多,中國投資者變得求股若渴,結果令上市新股普遍造好。
今年9月,科技界巨擘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並以每股68美元掛牌交易,掛牌首日漲幅達38%,市值高達2314億美元,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股上市金額紀錄,目前股價累計升幅更達68%。此外,中國另一網購商京東商城,在美股價累計也升達30%。
相反,香港的新股表現則未如人意。萬洲國際(0288-HK)首次發行集資額為183億元,自從8月掛牌起,股價已累跌了17%。保利文化(3636-HK)現價也比招股時跌了17.4%。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認為,今年於香港掛牌的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數量多但集資額少,同時本地的投資銀行也沒有考慮市場氣氛,傾向短炒獲利,令新股有更大機會跌穿招股價;相反,今年紐約上市中資新股拜「非常特殊」的阿里巴巴所賜而造好,相關概念新股也紛紛受惠,當地的投資銀行亦吸取了facebook的上市經驗而變得更顧及市場氣氛,所以中資新股在紐約上市普遍有好表現。
雖然香港中資新股表現遜滬紐,但中央支持香港金融政策不變,據悉由財政部發行的30億元人民幣兩年期零售國債,將於本月21日至12月5日發售,每名散戶最低認購金額為1萬元,票面年息率或介乎約3.2至3.3厘有望成為歷來最高的一批。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