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G20站在十字路口 聚焦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G20峰會再次顯示了G20的必不可少性,但同時也顯示了G20目前的局限和問題。

2009年匹茲堡峰會的聲明指出G20是“最主要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可如今,G7盡管力不從心,卻稍稍回潮,正試圖主導G20進程。俄羅斯盡管精心主辦2013年聖彼得峰會,卻在2014年被趕出G8,失去在G20中橫跨G8和金磚集團之間左右逢源的優勢。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發展到大規模經濟制裁的地步。最大不協調是G20的不少成員國,為了克服危機,違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與合作”的共同承諾,先后推出貨幣“量化寬鬆”政策。


此外,G20還面臨其他一些核心問題。首先,G20仍然局限在金融,尤其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國際金融監管領域。當然,最近幾年G20主辦國,竭力讓G20不僅討論金融,而且討論經濟以及氣候變化。國際發展問題以往並未受到重視,而韓國在2010年意識到這一問題,成功地把發展問題納入中心議題。今年澳大利亞主辦,“全球增長”是中心,“發展”不是核心議題。但土耳其總理指出,安卡拉將把發展問題納入G20明年的主題。這顯示土耳其將利用其主席國權力試圖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讓“全球化經濟”最後以人類的發展為歸宿。

聚焦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

二十國集團(G20)16日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領導人峰會並發布了聯合公報,就經濟增長、基礎設施投資、貿易自由化、稅收和金融監管,以及能源安全等一系列議題達成了共識。會議宣布G20峰會2016年將在中國舉辦。

推動經濟增長

G20領導人峰會於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舉行。峰會后發布的聯合公報指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改善民生和就業仍然是當前的首要任務。盡管一些主要經濟體增長強勁,但世界經濟復甦勢頭還相當緩慢,世界各地區經濟增長仍不平衡,難以滿足就業需求,金融風險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然存在。

公報說,G20領導人承諾將加強合作推動經濟增長,增強經濟韌性,加強國際機構建設,並決心克服困難,加大努力以實現經濟強勁、可持續、均衡增長。

今年G20制定了在未來五年內將整體經濟增長率提高至2%以上的計劃。公報指出,如果現行措施能充分執行,到2018年額外增長率將達到2.1%,即全球經濟將額外增加2萬億美元,增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進行的國內政策改革將被稱為“布里斯班行動計劃”。

G20領導人承諾制定全球基礎設施發展計劃,減少官僚作風,更多放開基礎設施投資的私人融資部分,以幫助填補全球2030年前約70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未來四年內還將在悉尼設置一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作為政府、私營部門、開發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知識共用的平臺和網絡。

要想實現2.1%的增長目標,在全球范圍內增加貿易活動必不可少。G20領導人同意將實施“巴厘一攬子協議”的內容,並且盡快制定一個世界貿易組織(WTO)工作框架來推進多哈發展回合談判中剩余問題的磋商。

增加能源合作

G20成員16日一致認為,能源安全應當成為G20考慮的一個首要問題,表示能源市場的穩定對於經濟增長來說十分關鍵。

此次G20峰會首次專門將全球能源問題作為一個單獨議程進行討論。G20成員的能源消耗量占全球總量的約80%,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煤炭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90%。原油市場的長期穩定對於G20提出的改革措施取得成功來說十分重要,是G20實現未來五年經濟產出增長2.1%目標的重要保障。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35年,全球需要累計投資48萬億美元才能滿足世界能源需求。各國開始意識到,可負擔、可依賴的能源供給對經濟增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G20成員表示,增加能源合作是一個首要日程,全球能源市場正在經歷巨大變革。強勁和彈性的能源市場對於經濟增長來說十分重要。能源問題是G20日程中的核心,G20成員要求能源部長2015年進行會面,討論改革國際能源市場的可能選項。

有澳大利亞的媒體稱,未來最終可能會誕生一個國際機構來避免原油和天然氣生產成為外交武器,同時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話語權。

達成多項共識

公報同時指出,增強全球經濟韌性、維護金融系統穩定對促進可持續增長和發展至關重要。G20領導人一致同意采取措施減少銀行和非銀行之間的風險渠道,同時承認增強銀行系統風險抵御能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G20領導人還同意在2015年底之前完成打擊跨國企業逃稅的行動計劃,承諾將加強金融機構監管,避免納稅人再次因為救助“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而利益受損,並將使金融衍生品市場更加安全。

隨著埃博拉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防控形勢日趨嚴峻,G20成員表示支援采取緊急國際協調行動進行應對,並呼吁國際金融機構幫助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應對經濟后果。

G20領導人還承諾重視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包括就2020年之后的氣候目標盡快進行協商,並強調了氣候變化融資的重要性。

據悉,二十國集團經濟總量占全球GDP的90%,貿易總額占全球貿易的80%,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2/3。

盡管G20每年也要面對一些迫切的政治問題,但長遠的國際政治,例如管理世界經濟的新規則、新興大國與老牌大國的關係、新的全球治理安排和新的世界秩序等深層問題還是沒有觸及。但是,全球國際權力的轉移和擴散,導致了國際政治的緊張,G20不能再漠視這些問題。一年一度聚會的G20政治領導人不僅面對全球金融治理,而且應坦率直面世界秩序之重大問題,告訴全球公眾他們到底想把世界帶到何處,未來的世界是否真如基辛格等人所說的將進入一個“無序時代”?

最後,中國作為2016年G20峰會的主辦方,在突破G20的局限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外交政策正在轉型,更強調國際合作、多邊主義。中國主張改革現有國際金融組織但同時也積極探索建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中國國內的全面深化改革與G20討論的多數議題之間,具有高度契合的相互作用。G20有助於中國的進一步改革,同時中國對G20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與合作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作為G20重要的一員,中國主辦G20將為G20本身的改革提供了歷史機遇。在成功舉辦北京APEC之后,中國將再次為G20全球治理發揮國際領導作用。在總結前10次峰會的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辦出中國自己的風格和氣派,推動G20進入新階段。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