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滬股通熱港股通冷 分析指原因有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港通”首日出臺,北向“滬股通”交易熱絡,130億元(人民幣,下同)額度半日即近爆滿,但南向“港股通”的105億元卻全日用剩83%,數字上顯示冷熱程度背馳。證券業人士指出,造成這現象有兩大因素:一是港股可以炒“即日鮮”(t+0,日內回轉交易),每日的剩余額度會減除賣盤成交額;而a股則無“即日鮮”,首天掛單買多少,就算多少,全無扣除;二是買a股者多為香港基金大戶,而炒港股者多為內地散戶,實力對比懸殊。

業內人士指出,每日的額度余額是以動態計算的,即是會買盤訂單減去賣盤成交金額,但由於北向買a股的滬股通是以t+1交易的(當日買,翌日沽),即首天只能買、不能賣,故此較容易“爆額”。另方面,港股通是t+0交易的(即日買賣),容許“即日鮮”,故此,因此余額也較難“到頂”。


現時南向交易的每日額度為105億元,據港交所公布,昨日錄得總成交金額23.44億港元,其買入22.38億港元(折合17.73億元人民幣),賣出1.06億港元(折合0.84億元人民幣),只使用當日額度的17.67億元或16.8%,當日剩余額度87.33億元。

掛入未成交 亦占額度

北向交易方面,據上交所數據,在昨日開市前的競價時段已用去一半,到開市時只余約60多億元;中午休市時只剩20多億元人民幣,及至下午1時58分,額度宣告用完。滬股通雖半日已用罄130億元的當日額度,但實際買入只有120.82億元,據公布是有買單,但最終未成交且未有撤單,這些未成交買單9.18億元亦占用了昨日額度。

除了“即日鮮”的因素外,業內人士亦指出,投資者的成分也是南向交易較冷清的主要原因。由於北向交易的參與者多為基金大戶,在多宗大手成交下,能夠做到半日“爆額”;但南向交易的主要來自內地散戶,而內地的基金大戶早已來港“掘金”,剩下的內地散戶難以將港股通額度擠滿。

港股通的買盤也主要集中在內地投資者熟悉的股份,如騰訊(0700)、中芯(0981)、鳳凰衛視(2008)、中移動(0941)和友邦(1299),“即日鮮”占比約為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