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繼續回籠資金 短線調整目標揭秘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文導讀==
【市場解析】大盤短線調整目標揭秘
【資金待考】正回購量價齊平 月末和IPO來臨或令資金面趨緊
下周新股密集申購 預計凍資1.6萬億創歷史尖峰
【走勢分析】市場短線調整展開 2500點天量壓力需更時間來消化
罕見數據再壓制大盤 個股轉兩主線突圍
【長線規則】基金經理:滬港通長期利好A股
國泰君安:繼續唱多 稱滬指明年上3200點
國泰君安:2015年股債雙牛 繼續牛市思維
==全文閱讀==
藍籌股集體疲軟滬指跌0.67% 交運物流板塊領跌
因滬港通利好兌現,藍籌股繼續表現疲軟,周二早盤兩市呈現弱勢震盪格局。從盤面觀察,民航機場、鋼鐵、煤炭、石油等藍籌權重股板塊持續低迷。此前強勢的“滬港通概念股”券商、銀行、保險等均有偃旗息鼓之勢。唯有題材股表現活躍,中韓自貿、粵港自貿、廈門板塊、土地流轉等成為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午后,銀行、保險持續回落股指瞬間走低,臨近尾盤,權重股維持低位震盪並最終收出陰線。截止收盤,滬指報2457.53點,跌0.67%,成交1747億元,深成指報8196.59點,跌1.05%,成交144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1481.86點,漲0.69%,成交268億元。板塊方面,港口水運、塑料制品、國際貿易等板塊上漲,交運物流、銀行、保險等板塊下跌。
個股方面:權重股集體低迷,題材股表現則相對活躍。中紡投資、上港集團、深達桑A等個股受利好刺激股價大漲。次新股漲勢則相對趨緩,合鍛股份等5股維持漲停,但科隆精化、中電電機、蘭石重裝等多只股票均跌幅明顯。盤面上,合鍛股份、禾豐牧業、九強生物漲停,中核科技、萃華珠寶、中體產業等漲幅居前。
周二,滬深股指弱勢震盪。從盤面觀察,港口水運、塑膠制品、農林牧漁等板塊爆發,保險、交運物流、銀行等板塊回落。訊息面,農業部官員透露,農墾改革檔案正在起草中,基本方向已明確,計劃明年五六月份公布。該官員介紹,國務院此前派出的8個調研組調研地方農墾系統已經結束,目前正在匯總起草農墾改革檔案。檔案基本方向已明確,即農墾生產要發展、社會職能也要發展。相信隨著農墾改革訊息的增多,土地流轉板塊有望持續活躍。
技術面:股指全天弱勢震盪,K線收陰。從分鐘線觀察,滬指午后下挫最低探至2450點后回升,目前股指依然維持2450-2500區間震盪格局。趨勢上,滬指120分鐘K線上升頻道已被跌破,且MACD指標已轉空翻綠,該指標走弱對股指中期趨勢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此外,目前大盤5日均量線明顯快速下降,並與40天線接近形成死叉,投資者應密切留意成交量縮減所帶來的風險。預計,大盤正等待突破方向,短線或仍將維持弱勢震盪,上方壓力為2480左右,下方支撐則在短線底部2245點。操作上,投資者投資者應多看少動,注意控制好倉位。
大盤短線調整目標揭秘
【盤面簡述】:
早盤主板股指低開后繼續回調,午后,股指震盪走低,但高送轉概念、有色板塊雄起,滬指於2449點獲得支撐。創業板延續昨日強勢,高開高走。市場的結構性行情依舊延續。盤面上,早盤福建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中韓自貿區、體育產業、碳纖維、港口航運等板塊漲幅居前,鐵路、煤炭、銀行、白酒等藍籌板塊跌幅居前,券商板塊依舊上竄下跳。滬指跌破5日均線,短線調整正式展開。綜合看,市場在2450點至2500點區間震盪后,有望繼續向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低估藍籌股及年報超預期的中小盤個股。
【板塊方面】:
中紡投資(行情,問診)收購安信證券復牌一字漲停,刺激同花順(行情,問診)漲停,上港集團(行情,問診)向員工定向增發,復牌漲停,帶動港口航運板塊大幅沖高。羅牛山(行情,問診)漲停,帶動中體產業(行情,問診)、亞通股份(行情,問診)等馬彩概念股拉升,並刺激海南橡膠(行情,問診)、亞盛集團(行情,問診)、羅頓發展(行情,問診)、輝隆股份(行情,問診)等土地流轉概念走高。
【訊息面】:
1、國投系整合再邁一步中紡投資182億並購安信證券
中紡投資將獲注安信證券100%股份,成為券商上市最新一案;由於屬於同一控制人下的資產注入行為,本次重組未認定構成借殼。重組方同時表示,對存在同業競爭關係的基金和期貨相關業務,將分別以股權減持、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等方式……
2、智慧城市政策持續發酵上市公司分羹4萬億“蛋糕”
“智慧城市建設政策紅利十分明顯,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在昨日舉行的第十六屆高交會之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資訊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如此表示。他還透露,未來將有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智慧城市建設相關試點也將陸續展開……
3、核電釋放重啟審批信號未來6年設備投資達年均800億元
核能作為目前唯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11月17日,由中核科技(行情,問診)領銜,A股核電板塊普漲。訊息面,有報導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國家發改委近日已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此次上報的是要正式通過……
【巨豐觀點】:
早盤主板股指低開后繼續回調,午后,股指震盪走低,但高送轉概念、有色板塊雄起,滬指於2449點獲得支撐。創業板延續昨日強勢,高開高走。市場的結構性行情依舊延續。
盤面上,福建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中韓自貿區、體育產業、碳纖維、港口航運等板塊漲幅居前,券商、鐵路、煤炭、銀行、白酒等藍籌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中紡投資收購安信證券復牌一字漲停,刺激同花順漲停,上港集團向員工定向增發,復牌漲停,帶動港口航運板塊大幅沖高。近期類似的重組題材股,逐漸復牌,表現不俗。
中韓自貿協定即將落定,中韓自貿板塊走強。大連港(行情,問診)、日照港(行情,問診)、渤海輪渡(行情,問診)、錦州港(行情,問診)、大連國際(行情,問診)、營口港(行情,問診)等逆勢大漲。訊息面上,17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中韓自貿區年內將完成全部談判,爭取明年盡早簽署中韓自貿協定。如果一切順利,協定將有望在明年下半年生效實施。加上近期粵港澳自貿區、天津自貿區等傳聞獲批,自貿區題材成為今日市場的一道風景線。午后,珠海港(行情,問診)漲停,鹽田港(行情,問診)、廈門空港(行情,問診)、廈門港務(行情,問診)等自貿區題材股紛紛大幅沖高。
午后,高送轉題材再次受到資金追捧,禾豐牧業(行情,問診)、開能環保(行情,問診)、和晶科技(行情,問診)、銀之杰(行情,問診)等漲停。高送轉行情逐步成為弱市下的避風港。
從技術面看,滬指5日均線短線倍擊破,預示調整。但10日、20日、30日均線均處於加速上升階段,這將對后市的走勢形成強烈的支撐。因此我們判斷短線股指強勢震盪難免,2500點天量壓力需更時間來消化,市場在2400~2500點區間震盪蓄勢概率較大。而調整極限目標,則可能會落到10月高點2391點附近。
操作上,建議關注滬港通標的稀缺性品種,比如中藥、白酒、軍工、以及重組題材股。此外,對於近期有實質性利好,但股價短期超跌的品種要加以關注,比如環保、整合電路等板塊。對於估值過高的次新股炒作,建議投資者借高送轉炒作之際,落袋為安。(來源:豐華財經)
正回購量價齊平 月末和IPO來臨或令資金面趨緊
18日,央行將在公開市場繼續開展200億14天正回購,與上周持平,繼續滾動回籠資金,但中標利率仍持平於3.40%。業內人士稱,隨著月末和IPO即將來臨,昨日市場資金面逐漸"抽緊",而今日正回購也未傳遞出進一步放松信號,短期內資金價格易上難下。
鑒於今日到期資金量為200億,周二公開市場凈投放量為零。同時本周五將開始新股申購,市場預計凍結資金規模將創本輪IPO來高峰,預計短期市場資金價格易上難下,尤其對交易所資金面沖擊較大。
周一,市場短期限資金供給明顯趨緊。據交易員透露,盡管有政策性銀行在市場上支撐,但短期限資金需求依然持續至午盤,全天流動性並未明顯放松。
具體來看,市場交投依然集中於隔夜7天品種,但供給有限的格局,導致跨月底期限的14天和1個月品種的成交量顯著上升,昨日分別上漲3和32個基點。
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指出,最近質押式回購成交量保持在萬億左右,說明整個市場的杠桿率較高,資金鏈長,一旦資金波動很容易出現連鎖反應。未來資金面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狀態,但不宜期望資金過於寬鬆。雖然總體資金不緊張,但也不要期望過於寬鬆,除非央行打算繼續壓低R007利率,否則資金利率沒有理由繼續走低。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IPO臨近,預計短期資金面依然會承受一定壓力。國泰君安債券研究團隊測算,周五起11新股密集發行,預計凍結資金1.61萬億。疊加月末資金偏緊等影響因素,將對交易所資金面造成較大壓力和沖擊,交易所信用債可能面臨一定調整風險。
下周新股密集申購 預計凍資1.6萬億創歷史尖峰
證監會日前核准了11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創業板3家。這是自今年6月份以來,證監會下發的第六批IPO批文。根據11家公司的招股書,網上申購發行日期為11月24日至27日。11只新股將發行6.04億股,擬募集資金82.1億元,國泰君安預計,11月本輪IPO預計凍結資金量超過1.6萬億,將創歷史尖峰。
根據招股書,7家將於11月24日申購,3家11月25日申購,華電重工(行情,問診)擬發1.5億股11月27日申購。國泰君安預計,11月24日(周一)累計凍結資金規模為6962億;11月25日(周二)新凍結資金6213億,疊加周三影響,累計凍結13175億;11月26日(周三)累計凍結達13835億,是資金面最為緊張的一天。
凍結資金從11月27日起才陸續解凍釋放。11月27日7只新股資金解凍,預計釋放資金5901億,11月28日3只新股資金解凍,預計釋放7200億元,凍結資金在12月初才能得到全部解凍。11月IPO資金凍結量將創6月發行重啟以來歷史尖峰。6月下旬IPO重啟以來,市場已經歷5輪發行沖擊,平均每月新股發行數量為11只,資金凍結量在1萬億左右,6月以來55只新股發行累計平均漲幅超過250%,賺錢效應顯著。11月本輪IPO預計凍結資金量超過1.6萬億,將創歷史尖峰。
這是今年6月份以來,第六批獲得證監會批文的企業,IPO企業總數也由此達到了66家,其中,上交所32家,深交所34家。此前的6月9日、7月14日、8月19日、9月15日和10月15日,證監會分別核准了10家、12家、11家、11家和11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此外,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11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31家,其中,已核准11家,已過會24家,未過會59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70家,中止審查企業26家。
附第六輪11只新股IPO概況:
海南礦業(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8667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8.67億股,擬在上交所上市,由國泰君安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5日。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鐵礦石產品,具體包括塊礦、粉礦和鐵精粉。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新建選礦廠項目、新建選礦廠二期擴建項目、石碌礦區鐵多金屬礦整裝勘查項目、鐵、鈷、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總投資17.79億元,募集資金投入額為17.6億元。
華電重工本次擬公開發行1.5億股,發行后總股本為7.7億股,擬在上交所上市,由招商證券(行情,問診)[-1.40% 資金 研報]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7日。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工程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集工程系統設計、工程總承包以及核心高階裝備[2.01%]研發、設計、制造於一體,主要包括物料輸送系統工程、熱能工程及高階鋼結構工程三大業務板塊。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華電曹妃甸重工裝備有限公司曹妃甸重工裝備制造基地二期項目、華電重工物料輸送系統核心產品擴能及配套項目、華電重工高階鋼結構產品擴大產能項目、華電重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工程項目運營資金,項目總投資16.31億元,募集資金投入額為14.46億元。
方盛制藥(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72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09億股,擬在上交所上市,由廣發證券(行情,問診)[0.00% 資金 研報]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5日。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要從事心腦血管中成藥、骨傷科藥、兒科藥、抗感染藥等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血塞通分散片、血塞通片、藤黃健骨片、賴氨酸維B12顆粒、頭孢克肟片、金英膠囊等。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公司固體制劑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額度3.69億元。
維格娜絲(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699.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48億股,擬在上交所上市,由中信建投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維格娜絲時裝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高檔品牌女裝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研發設計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流動資金項目,項目總投資額6.59億元。
柳州醫藥(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億股,擬在上交所上市,由國都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廣西柳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為區域性的中型醫藥流通企業,為客戶提供專業的醫藥配送服務,連續多年穩居廣西醫藥流通企業榜首。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項目、連鎖藥店擴展業務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項目,總投資5.31億元。
凱發電氣(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7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6800萬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由廣發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軌道交通自動化領域,主營業務為鐵路供電及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設備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鐵路供電綜合自動化系統升級產業化項目、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產業化項目、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安防系統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償還銀行借款、向子公司增資,總投資3.44億元,全部使用募集資金投入。
王子新材(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2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8000萬股,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由民生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深圳王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塑料包裝材料及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深圳王子新材料技改及無塵車間項目、青島冠宏年產7900噸塑料包裝制品項目、成都新正環保包裝生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合計1.52億元。
雄韜股份(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4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36億股,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由招商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化學電源、新能源儲能、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湖北雄韜275萬千伏安密封蓄電池極板組裝線項目和年產250萬KVAh閥控密封式鉛酸蓄電池擴建項目,投資總額5.9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4億元。
燕塘乳業(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93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57億股,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由廣發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乳制品和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包括巴氏殺菌奶、UHT滅菌奶、酸奶、花式奶和乳酸菌乳飲料等,其中巴氏殺菌奶、花式奶為主要產品。 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日產600噸乳品生產基地工程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投資總額3.7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3.45億元。
三環集團(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6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4.29億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由中國銀河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5日。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屬於電子陶瓷類電子元件及其基礎材料,主要應用於電子、通信、消費類電子產品、工業用電子設備和新能源等領域。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光通信連接器陶瓷插芯擴產技改項目、SMD用陶瓷封裝基座擴產技術改造項目、電力電子器件用氮化鋁陶瓷基板產業化項目、電子陶瓷工程技術研發及中試基地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總投資13億元,擬全部使用募集資金投入。
道氏技術(行情,問診)本次擬公開發行162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6500萬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由招商證券保薦,網上申購日為2014年11月24日。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建筑陶瓷企業提供釉料、色料、陶瓷墨水和輔助材料等新型無機非金屬釉面材料,並為客戶提供產品設計和綜合技術服務。此次募集資金擬投向成釉擴能項目、陶瓷墨水項目、陶瓷噴墨列印用墨水生產項目二期工程、成釉擴能項目二期工程和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3.3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2.54億元。(中國證券報)
市場短線調整展開 2500點天量壓力需更時間來消化
早盤主板股指低開后繼續回調。創業板延續昨日強勢,高開高走。市場的結構性行情依舊延續。盤面上,福建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中韓自貿區、體育產業、碳纖維、港口航運等板塊漲幅居前,券商、鐵路、煤炭、銀行、白酒等藍籌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中紡投資收購安信證券復牌一字漲停,上港集團向員工定向增發,復牌漲停,帶動港口航運板塊大幅沖高。近期類似的重組題材股,逐漸復牌,表現不俗。投資者可以繼續挖掘此類題材的投資機會。
中韓自貿協定即將落定,受此訊息影響,中韓自貿板塊走強。大連港上漲4.04%,日照港上漲2.98%、渤海輪渡、錦州港、大連國際、營口港等漲幅均逾1%。
訊息面上,17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中韓自貿區年內將完成全部談判,爭取明年盡早簽署中韓自貿協定。如果一切順利,協定將有望在明年下半年生效實施。
從技術面看,滬指5日均線短線倍擊破,預示調整。但10日、20日、30日均線均處於加速上升階段,這將對后市的走勢形成強烈的支撐。因此我們判斷短線股指強勢震盪難免,2500點天量壓力需更時間來消化,市場在2450~2500點區間震盪蓄勢概率較大。
操作上,建議關注滬港通標的稀缺性品種,比如中藥、白酒、軍工、以及重組題材股。此外,對於近期有實質性利好,但股價短期超跌的品種要加以關注,比如環保、整合電路等板塊。對於估值過高的次新股炒作,建議投資者適可而止。(巨豐投顧)
罕見數據再壓制大盤 個股轉兩主線突圍
周二官方發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與之前幾個月相同,萎靡的數據再度短期壓制股指。今日早盤,滬深兩市雙雙震盪走低,金融、地產、資源等權重股、周期股成為拖累大盤下行的關鍵力量。
在此類經濟數據當中,除了老生常談的消費、工業增素依舊低迷之外,本月有一條新情況值得注意,據外匯管理局數據,10月我國銀行系統結售匯逆差1673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用人民幣換外匯的數量比用外匯換人民幣數量多了千億元,資本呈流出態勢。由此帶來外匯占款的降低或將減少此部分央行貨幣的投放,不利於流動性,大盤指數承壓。
不過流動性寬鬆與否要考慮多種因素,大盤的承壓也有短線訊息影響的性質。前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壓制指數最後都被證明了是短線影響,不改原本的上行趨勢。況且在個股方面,今日大盤下跌但個股卻漲多跌少,局面依舊向好。
從規則上來講,當大盤處於上行趨勢當中時,指數的震盪回調或帶來為介入的機會。結合本周股指期貨交割換約、新股的申購又即將來臨,由此帶來的短期低位值得把握。從標的選擇上來看,滬港通后市場關注的焦點有望再度轉回本輪行情核心驅動——體制改革上,我們認為金融改革、電力改革、鐵路改革、農業改革等在四季度或將有所催化,相關個股值得關注。另一個方面,不管大盤走勢如何,每逢年底都有一批高送轉概念股橫空出世。部分個股往往在短時間內收獲較大漲幅,尤其是在預期股尚未被爆炒至高位時版面,收益空間較大風險也較為可控,值得關注。
基金經理:滬港通長期利好A股
周一開閘的“滬港通”,究竟在未來將如何影響A股市場?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短期來看,滬港通的推出給投資者“利好出盡”的印象,有可能引發A股市場劇烈震盪。但從中長期來看,滬港通的落地,等於打開了一扇窗,加速了內地股市國際化的步伐,投資人應通過多元化的資產設定,有效把握機遇並抵抗全球市場波動風險,實現資產穩健增值。
“短空長多”是主流
在利好效應被提前消化的背景下,上證綜指昨天在盤中創出本輪反彈新高后,與深證成指同步小幅收跌。創業板指數則逆勢出現2%以上的漲幅。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於短期A股走勢,許多基金經理都持謹慎態度。
萬家基金表示,滬港通開通之后流入資金的情況將對A股的短期市場走勢有較大影響。部分投資者會借利好兌現而賣出部分大盤藍籌股。萬家基金特別提醒,滬港通開通之后,一些風險值得關注:首先,假如單日130億的額度沒有用滿,且開通后幾天都是此類情況,短期對A股將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如果采取兌現收益規則的資金規模合計大於130億,那么市場也就會高位震盪后向下。
不過,對於滬港通推出后,A股市場的中長期走勢,多數基金經理都表示樂觀。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認為,滬港通的先發優勢十分明顯:首先,國外投資者重基本面和價值投資,他們會更青睞大盤藍籌股和消費類股票 。內地機構投資者的主要投資理念也是注重價值投資,海外資金的進入會提升國內A股藍籌和消費類的估值;其次,更多資金進入A股會提高市場的流動性,這也有利於減少個股的波動;最後,隨著海外資金的不斷進入,會給國內投資者帶來投資理念的轉變,減少小盤股和概念股的炒作,投資理念會更成熟些。
德邦基金則指出,影響國內投資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滬港通是其中很有分量的一個利好,在利好正式兌現之后,通常情況下都會歸於理性,過度反應也會得到平復。德邦基金認為,中長期的股市走向仍然取決於內地投資者的風險偏好,QIFF、RQIFF發展十多年后實際使用額度僅1000億美元左右,其僅占A股市場份額3%左右,並沒有根本改變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理念和估值體系。
大盤股優勢將長期持續
針對滬港通啟動后A股市場的風格變化,萬家基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從風格上,大盤股依然會優於小盤股。
萬家基金指出,除滬港通外,還將持續影響大盤股的因素還包括:第一、預計從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陸續會有中央以及地方的國資改革措施出臺,大部分改革對象都涉及到大市值股票;第二、在貨幣寬鬆、資金流入市場的前提下,低估值股票有修復估值的需求,此部分也主要集中在大市值股票板塊。
國海富蘭克林則表示,未來,在滬港通利好帶動下,流動性好的大盤藍籌指數將會受益,如上證180、上證380、上證50等。而“港股通”其實對港股的大盤藍籌影響小,對中小盤反而會影響大。
國泰君安:繼續唱多 稱滬指明年上3200點
2015年改革將是"新繁榮"中最大的風口,推薦非銀金融行業作為全年的戰略性設定行業
今年以來堅定扮演"唱多"角色的國泰君安,在滬指2400點目標實現之后,將如何看待2015年的A股市場?
記者獲悉,國泰君安最新規則研究認為,2015年A股將迎來三到五年長周期的大發展,迎來增量資金入市與風險偏好提高的雙輪驅動,可能出現30%上升空間(3200點附近)。
有30%上升空間
今年以來,關於A股市場的牛熊之爭不斷,"2400點"就像一顆"定心丸"讓國泰君安堅定看多。
國泰君安規則團隊最新觀點認為,2015年起A股及整個資本市場將迎來三到五年長周期的大發展,由資本市場發展而帶動的轉型與增長是"新繁榮"的典型特點。
投資拉動增長的"舊喧囂"已經成為過去,2400點的實現標志"新繁榮"的開始。國泰君安認為"新繁榮"的特點,將體現在股票定價(特別是市值)與企業行為、監管變革的互動上。
股票估值正在成為企業轉型、兼並收購的風向標。股票估值變化也在推動包括證券法等系列監管變革,以及政府和社會對於新興產業的認可和政策扶持。這種互動力量將推動2015年為起點的三到五年企業轉型和中國優勢產業的重塑和形成。
國泰君安認為,中國經濟的真正轉型已經在微觀層面上開始,未來三年A股市場的大范圍、長周期的擴張,使轉型從企業層面(微觀)向國家層面(宏觀)升華成為可能。"新繁榮"就是擺脫投資單一驅動的多元增長和轉型繁榮,而增量資金入市是"新繁榮"的重要特征。2015年資金方面有兩個重要變量。第一是中國降息與降準周期可能顯性化。第二是美國QE(量化寬鬆)實現平穩退出,而全球仍保持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
A股將迎來增量資金入市與風險偏好提高的雙輪驅動,二者之間正反饋效應將放大牛市思維。"以2400點為起點,我們預期2015年上證綜指為代表的A股市場可能出現30%上升空間(上看到3200點附近)",以喬永遠為首的國泰君安規則團隊表示,"新繁榮"的特征正在形成, A股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調整風險。
非銀金融最受益
"2014年投資的重要性在於認識趨勢,而2015年則要踩準節奏。"國泰君安表示,"新繁榮"中需踩準市場與政策博弈的節奏。
"新繁榮"源於A股估值與企業、改革的互動。國泰君安認為有三個重要的博弈變量,分別是:第一,經濟降速與放松政策的博弈;第二,信用風險暴露與改革的博弈;第三,注冊制,即改革與市場預期的博弈。
2015年,改革將是"新繁榮"中最大的風口,國泰君安推薦非銀金融行業作為全年的戰略性設定行業,並在新興行業中尋找爆發式投資機會。其認為,非銀金融將在未來的"新繁榮"中成為融資和投資兩端匯集的爆發行業,改革與轉型的落腳點之一就在於從間接走向直接的金融市場,非銀金融無疑是制度紅利釋放最受益的行業。
另外,推薦因制度紅利釋放打開成長空間的生態環保,因消費革命及技術創新帶來機遇的大健康(體育、醫療機器人(行情,問診)、康復產業)及高階制造(核能、通用航空、新材料),以及因移動互聯重塑商業模式的休閑文化、智慧技術(物聯網、智慧交通、互聯網軟件服務以及電子類智慧硬體)。主題方面,國企改革和新三板相關的兼並收購是重點方向。 新浪聲明:此訊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2015年股債雙牛 繼續牛市思維
國泰君安最新發布的2015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表示,2014年是十分不平凡的一年,具有轉折性意義。2014年是自1991年以來近24年經濟增速最低的年份,卻是近5年資本市場表現最好的年份,也是各界對中國未來最充滿信心的年份。這是為什么呢?中國經濟在2014年發生了什么?
按照政治經濟學思維,在政治領域,2014年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市場觀察並確認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打虎反腐、銳意改革等方面的勇氣和決心,恢復了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提升了風險偏好。在經濟領域,2014年發生的最具歷史性意義的事件是自2季度開始的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到來,標志著中國經濟步入增速換擋期的下半場。房地產長拐點到來,產生了五大漣漪效應:房地產長周期調整預期倒逼重化工過剩產能出清加快、寬鬆政策頻繁出手對沖地產投資下滑、財稅改革提速應對土地財政坍塌、三大資金黑洞收縮無效融資需求導致無風險利率趨勢性下沉、居民大類資產配臵從商品房和理財市場轉戰股市。出清加快、政策寬鬆、利率下降、改革提速、風險偏好提升和資金流入造就了2014年股債雙牛的局面。
2015年將步入增速換擋下半場的關鍵期。預計GDP增速由2014年的7.4%緩降至7%左右,接近但還未到達“新常態”,地產投資增速下降至5%左右,過剩產能出清加快;物價環境整體仍處於通縮;財稅、國企、金融、社保、土地等改革提速,新《預演算法》實施;貨幣政策由定向寬鬆轉向全面降準降息,財政政策將變得更加積極;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降,可以推動股市的估值中樞進一步提升,股債雙牛,債不如股,繼續牛市思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