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人民幣走勢難把握 換匯須提前選好最佳時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外匯訊息 短期內人民幣投機氣氛似乎較濃。7月底,人民幣中間價在6個交易日內五度調貶。但無論離岸還是在岸市場,都對中間價 “視而不見”,積壓4個多月的結匯盤如泉涌般輸出,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破6.20、6.19和6.18關口,距離超越中間價僅一步之遙。盡管央行已通過上調人民幣中間價來應對近日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但效果並不明顯。按理,在美元指數走高的情況下,人民幣匯價應相應走低。結果,人民幣不僅沒有貶值,反而呈現一派單邊升值之勢。可見,人民幣中間價正在失去其指導作用,而人民幣的走勢日益呈現市場化,並更加難以預測。

  實際上這次人民幣即期匯率升值也是有據可循的,傳統的7月中下旬,正好是季節性購匯需求消退以及出口結匯旺季的開端,外匯市場中人民幣的供求向凈結匯逐漸傾斜,再次推動人民幣快速升值。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中國將同時面臨經常賬和資本賬下的“雙順差”,支援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而美元和人民幣未來並行為全球外匯儲備貨幣已是大勢所趨,只要兩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匯率可一起走強,並非以往“蹺蹺板”的關係。


  雖然近期人民幣走勢強勁,但人民幣匯率料將不會再出現上漲或下跌的趨勢性走勢,而是更多時間雙向波動。目前,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逐步加大,人民幣雙向波動特征非常明顯,特別是2014年1月以來,在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最大波動幅度達到2270個基點,貶值幅度超過3.5%。而在隨后的3個月時間,人民幣升值幅度又超過1.5%。從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波動的情況來看,受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的影響,匯率經常會出現大幅波動。可以預期,未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朝著市場化方向的逐步邁進,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加大,疊加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匯率波動的幅度將繼續擴大。

  今年6月底,我國外管局發布《銀行對客戶辦理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業務管理規定》,自8月1日起,支援銀行增加外匯期權和掉期互換等外匯產品,意在助力客戶規避匯率風險,並支援外貿的穩定發展。在新規下,銀行可為企業客戶辦理人民幣外匯賣出期權業務,此舉填補了人民幣外匯賣出期權產品線的空白,將進一步滿足企業匯率避險保值多樣化的需求。此前,銀行已推出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外匯掉期業務和人民幣外匯買入期權業務等。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以及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客戶對於人民幣匯率避險工具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新政策給境內企業管理財務風險提供了更多的金融工具選擇。

  人民幣匯率避險工具還未能走入市民的生活中,那么在人民幣雙向波動下市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購匯結匯換匯時若要省錢必須密切關注市場波動學會擇時而動。以往匯率波動幅度不大只要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平穩,這樣短期內哪天換匯影響都不大。現在浮動幅度擴大一倍,當天選擇哪個時點換匯變得更重要。與普通百姓關係較為密切的是現匯賣出價與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用於客戶購匯時現匯買入價用於客戶結匯時)。個人可借助銀行網上結售匯業務,通過網絡實時跟蹤外匯牌價,這樣更易捕捉到合適的價位結售匯。據了解,目前多數銀行已經推出了個人網銀結售匯業務,客戶只需輕點鼠標就可免除奔波之苦輕松購匯或結匯了。其次,對於近期有出國計劃的市民來說可以先行購買一些美元以實際需要為主待后期匯率平穩走勢出現之后再決定是否大量購買。出行消費盡量辦理美元歐元澳元等單幣種國際卡可節省刷卡成本。另外,對於那些手中有外幣資產的市民, 現在還不到“折騰”的時候。如果已經購買了外匯理財產品,暫時不需要做大的調整。如果現在想購買外匯理財產品,則要選擇有穩定收益的美元理財產品。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