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不再沉默 香港19.3萬官民上街保普選反佔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8.17和平普選大遊行」昨日和平舉行,隊頭由各建制組織的核心人物帶領。在建制動員下,遊行者站滿3條行車線,警方很快亦開啟電車路讓參加者使用。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香港「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昨(17)日發起大遊行,隊伍由維園行至中環遮打花園,大會指有19.3萬人參加,警方則指由維園出發的人有約11.18萬人;大聯盟同時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及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負責統計人數,分別得出8.8萬人及5.7萬人上街,兩者皆約今年「七一」遊行人數的一半;但大聯盟對兩個獲委託學術代表的統計結果表示極度質疑,批評其結果與實情有很大出入。香港市民以及官員及行政會議成員,於烈日當空下高呼「反對佔領中環」、「要求落實2017年普選特首」等口號。


《星島日報》報導,香港政府則以書面聲明回應反佔中大遊行指,「歡迎及支持」一切推動依法落實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活動,反對一切影響社會秩序及市民福祉的違法行為,真誠希望2017年落實普選,讓全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下任特首。 

不少香港政商界人士昨日都有參與遊行,其中海洋公園顧問盛智文到達終點後上台發言,他認同政改方案「袋住先」論調,不想香港錯過2017年實行普選的機會,相信政改通過後,中央會對普選感到舒服,之後就會作出改變。

大聯盟昨日發起一系列針對「反佔中、爭普選」的社會運動,包括長跑及獻花等,重頭戲則是下午舉行的大遊行。隊頭在大約1時35分就正式離開維園,主辦單位表示,多達1500個不同團體組織報名,包括社團聯會、青年組織、專業人士協會,以及一些中資機構等等,反應熱烈,由於遊行之後不設集會,隊伍行到遮打花園之後,陸續以潮水式散去,隊尾約於傍晚六點抵達遮打花園。

為了方便參加人士,主辦單位今次在中環郵政總局旁特設「旅遊巴上落區」,接送參加者來往中環至元朗、上水及屯門等地。記者由下2時半起留在該站,其後4小時內目擊超過40輛旅遊巴輪流接送人士離開,單是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已安排大約15輛旅遊巴士,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前後亦有11輛旅遊專巴。來自廣東潮屬商會的胡婆婆年約70,她指昨日是首次參與遊行,形容感覺「似去旅行團」。 

昨日參與遊行的組織團體多達1500個,除了政黨社團,當中亦不乏青少年、專業界別,以至外籍人士,他們異口同聲表示,上街並非受到他人動員,而是真心關注香港未來發展,期望策劃佔中行動的人士三思。其中青年會計師發展交流協會昨日至少50名成員上街發聲,擔心中環一旦遭到佔領,包括會計、金融、法律等多個行業均會受到嚴重影響。香港青年學生動力亦有近百人參與遊行,他們認同各界人士都可自由表達意見,但就認為佔中並非合適方式,希望特首普選應該「先行一步」,之後才慢慢爭取改善。

遊行原定下午3時起步,多個團體早於中午12時已經到達維園集合,其中包括多個青年組織。香港學生活動發展委員會昨日召集了大約180位中學及大學學生到場,成員鍾同學表示,出席遊行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希望社會可以重歸理性、和平,擔心佔中最終演變成暴力行動,「就算大家的出發點是好,只要過程滲透了一些暴力元素,事件就會變質,受損的也是香港人。」

香港青年學生動力成員楊先生本身也參加過「七一」遊行,當時希望爭取當局加強青年創業政策,他昨日與其他朋友再次上街,主要不希望社會繼續朝兩極化發展,「事情現時好像非黑即白,其實中間仍有很多商討空間,希望可以帶出這種聲音。」專業人士亦是遊行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會計師發展交流協會大約50名成員在維園一同出發,代表何先生表示,認同香港需要實行普選,但就認為佔中並非合適爭取方法,「中環是香港的核心,莫說佔領數天,就算只是數個小時,後果已經不堪設想」。

他又指,部分會員的會計師樓已就佔中研究應對方案,包括全體員工留家工作等等,希望最終毋須實際執行;來自香港菁英會的王先生與朋友均是從事金融工作,昨日首次參加遊行,他希望藉此發放正能量,反對任何暴力行動,又指金融是香港經濟支柱,佔中將會破壞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而且內地過去常常協助香港,港人不應以佔中手段爭取普選。(接下頁)

[NT:PAGE=$]

遊行隊伍之中亦有不少外籍人士,其中保健海流協進會號召了7、8名南亞裔人士參加,眾人都指今次是他們首次參加遊行,因此感到十分興奮,並將大會派發的大紅紙花戴在頭上,沿途大叫「We love Hong Kong」,不過他們其後承認,並不知道今次遊行的訴求及目的,出席只因受到會內其他朋友號召。

5名印度人士則跟從「新民黨」旗幟遊行,其中Vijay來港已經19年,並於兩年之前加入新民黨,認為自己能夠了解香港現狀。

另外大約20名身穿「香港體育社團聯會」制服外傭透露,由於其僱主是聯會成員,因此號召她們出席遊行,並向她們提供制服,多名外傭強調,自己本身也是反對佔中,擔心行動影響社會和平穩定,最終會令外傭失去工作,故此呼籲其他菲籍朋友一同參與,不存在「被動員」情況。 

「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的簽名行動昨日結束。特首梁振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9位問責局長已表態簽名支持,但出身泛民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明確指,雖不認同「佔中」手段,但他未有參與任何簽名行動或「八一七」活動,成為繼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第二個表明不聯署的司局長。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都未有表示自己已簽名。

張炳良新聞秘書昨回覆表示,張出任問責局長前,長期鼓吹盡早按《基本法》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及社會各方建立共識,與中央進行良性互動。他的政見見諸於不少他過往公開發表的評論文章。張炳良重申支持依法爭取2017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以助香港特區管治回歸良性循環,但不認同「佔中」手段。張炳良個人未有參與任何簽名行動,亦沒有參與「八一七」活動。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他的網誌上,以《青春無悔》為題,指他70年代初在美國讀書時,正值反越戰和學生運動高峰,「佔領」抗爭模式不是新鮮事,曾見證過多次學生「佔領校長室」。

他說,當時身邊不少同學是「行動派」,全身投入反戰浪潮,當年以為這班同學畢業後,必定會追求理想繼續抗爭事業或加入政黨,但他們畢業後反而加盟投資銀行,賺取優厚報酬。反而一班乖學生,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後,慢慢開始關心政治,在社會上活躍起來追尋理想。他認為理想與現實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互相指責只是「為拗而拗」。他認為,年輕人若太早把話說過頭,不惜把自己推向死角,是白白浪費領略人生機會,非常不值。

對於昨天舉行的反佔中大遊行,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表示,尊重自願參與遊行的市民,他亦明白參與遊行市民的憂慮,佔中行動有爭議,但他質疑主辦單位抹黑佔中,「明明我們是支持和平的,但他們說我們是暴力。主辦單位想保篩選,他們就話是保普選」,何況報道指不少人士是非自願上街,對方這做法對真正自願參與遊行的人士也不公平。

對於「七一」遊行隊頭行畢全程的時間遠多於「八一七」遊行,被質疑「拖慢行」,民陣指兩遊行性質不同,亦與警方安排厚此薄彼有關。

民陣召集人楊政賢表示,民陣派出約10人現場觀察昨日遊行,他們認為警方安排「厚此薄彼」,例如離開維園,「七一」時要用15到20分鐘才能出閘,但反佔中遊行時,警方開了2個閘,只要2、3分鐘就能離開。

「七一」時,警方在東行及電車軌放上兩排鐵馬,佔據了整條行車線,昨日就只用「雪糕筒」(交通錐),讓在場的他可輕易通過。他說,「七一」不少市民中途加入,走在帶頭的貨車前,令貨車駕駛緩慢,但昨日觀察,甚少市民在中途插隊;何況「七一」遊行是市民自發參與多,與昨日有系統、有組織的參與者不能比較。

民陣又質疑,政府昨日發聲明表示歡迎和支持一切推動依法落實普選的活動,這與以往回應「七一」遊行及其他民間爭取普選的行動相比,態度明顯親疏有別,認為政府是向支持民主普選的市民宣戰。 (接下頁) 

[NT:PAGE=$]

香港《明報》報導,遊行者昨午差不多站滿維園6個球場和旁邊草地後,大會宣布提早於1時半出發,隊伍步伐很快,約2時便行到天樂里,3時前便到達中環匯豐銀行終點位置,不少建制派成員都形容,他們證明遊行也可很順利,很快到達終點,暗諷7.1遊行刻意拖慢進度。隊尾於約5時05分離開維園,6時左右抵達中環,大會於6時15分宣布遊行結束。

不少跟隨團體參與遊行的市民都身穿所屬團體的「制服」,如福建社團聯會的穿上橙色衫,廣東社團總會、河源總會的分別穿上有屬會字句的白色衫等,團體亦有預備標語牌讓參加者舉起,如廠商會隊伍中,成員分別舉起「維護法治、抵制佔中」、「反暴力、反佔中」的牌;亦有不少人在隊伍中,舉起諷刺民主派收受捐款的道具。

警方公布昨日反佔中遊行隊伍離開維園時人數為11.18萬,高於今年「7.1大遊行」高峰期人數9.2萬,亦較獨立單位如港大估算的人數多。據了解,警方昨點算人數方法與今年7.1時一致,派員在維園出口目測點算,由起步的1時半開始計算,至遊行者最後離開維園時間即5時左右,歷時3.5小時,雖然時段短於7.1的4小時(下午4時至8時),但因出發沒有擠塞,故計出來的人數較7.1多。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昨亦有公布遊行人數,分別是介乎7.9萬至8.8萬,以及5.15萬至6.3萬,同較7.1遊行所公布的介乎15.4至17.2萬,及12.2萬人為少。兩項遊行統計方式與7.1時亦一樣。

港大民研在灣仔軒尼詩道與軍器廠街交界行人天橋點算,經過該站有約5.8萬人,但不包括在該地點之前離隊及之後插隊的人,又以去年7.1後的民調制定參數調整,估計昨日遊行人數為7.9萬至8.8萬。

葉兆輝則派人在銅鑼灣波斯富街和灣仔軍器廠街的天橋點算,並在軍器廠街抽樣訪問500人,以計算重複點算兩者的系數,估計遊行人數介乎5.15至6.3萬。他解釋,曾到維園但無繼續遊行者,不會被統計在內。

主辦昨日遊行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稱,估計遊行人數有19.3萬,指是按出發前派了20萬多朵紙花計算,但擔心有重複,主動減去7000,並「極度質疑」兩學術機構的點算結果與實情有大出入。被問及質疑的基礎時,大聯盟發言人程介南接受查詢時稱﹕「(今日)有記者會,到時周生(周融)再解釋。」

香港《文匯報》18日社論指,「保普選 反佔中」大聯盟昨日舉行的「和平普選大遊行」,社會各界一呼百應,氣勢如虹!過去,反對派通過簽名遊行綁架民意,製造社會支持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支持違法「佔中」的假象。「8.17和平普選大遊行」的最大意義,在於讓世人清楚看到:「保普選 反佔中」才是香港最真實、最強大的主流民意。昨日的大遊行盛況空前,近20萬市民用汗水和腳步,走出和平理性的普選路,凝聚和釋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不僅為依法落實普選打下堅實的民意基礎,而且成為維護法治核心價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強大動力!

昨日儘管烈日當空,暑氣炎炎,但卻無減社會各界參與大遊行的熱情。一批批市民如潮水般和平有序地到維園集合,然後展開聲勢浩大的遊行。遊行隊伍當中既有白髮蒼蒼的耄耋長者,也有蹣跚學步的小孩,更多的是一家大小齊齊參與,香港各界都總動員起來了!除了各個政黨、社團外,連一向較少過問政治的商界、演藝界、體育界人士都全情投入。大遊行反應踴躍,氣勢如虹,難能可貴。參與遊行的市民表達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訴求,就是要「保普選、反佔中」。香港市民非常明白,現在已到了落實普選的關鍵時刻,「佔中」威脅通過大規模的非法集結,癱瘓中環,癱瘓香港,拆香港通向普選的法治軌道,損害香港繁榮穩定,危及廣大市民的整體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沉默的大多數已忍無可忍,不得不走出來發出怒吼:反對暴力,反對損害繁榮穩定,捍衛法治、和平、理性的核心價值,捍衛自己的切身利益。

昨日的大遊行規模盛大,香港人用和平和理性,走出自己的和平普選路,顯示了「保普選、反佔中」才是社會真正的主流民意。以往反對派把遊行示威視為專利,不斷用暴力抗爭行為製造虛假的民意威脅特區政府、攻擊中央,給外界造成一種假象,以為香港社會「一邊倒」支持「公民提名」,支持違法「佔中」。此次「保普選、反佔中」大簽名、大遊行取得巨大成功,讓世人看到,「保普選反佔中」才是香港真正的主流民意。正所謂「邪不能勝正」。近150萬人的簽名、近20萬人參與遊行,展示氣勢磅的真實民意,讓反對派見識到港人溫和、理性、文明的力量,讓那些靠違法暴力恐嚇港人的行為相形見絀。從此,反對派再也不能大言不慚、毫不知恥地假冒民意,誤導市民,為害香港。

依法實現「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是中央和香港社會的共識。本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對香港普選問題作出決定。香港市民不僅用行動展示了守護中環、守護香港、守護法治的決心,更為依法落實普選提供了強大的民意基礎,為香港的歷史寫下值得珍惜的重要一筆。反對派應以民意為依歸,回到基本法軌道,以有商有量的態度尋求共識,讓普選邁出重要的一步。如果反對派與民意為敵,堅持違反基本法的政改方案,堅持違法暴力「佔中」,否決普選,將會成為扼殺政改的歷史罪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