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締元信梅濤:dsp現“桌之不存 碟將淹覆”之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締元信總裁 梅濤
締元信總裁 梅濤


 

和訊科技訊息 8月26日,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創造無限機會 打造新時代經濟引擎”,話題涵蓋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智慧穿戴、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云計算、創新創業等多個領域。大會期間締元信總裁梅濤接受了和訊科技的采訪。

在梅濤看來,網絡營銷行業中被一度追捧的dsp應用正在降溫,並有“桌之不存 碟將淹覆”之勢。他表示,“過去一年多曾經有一段時間dsp很熱,但是到去年的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段時間,幾乎所有從事dsp平臺內的同行,有一點像最近流行的澆冰水的感覺。”

對於背后的顯現出的問題,梅濤認為,“它碰到的問題會有很多方面,但是我個人覺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類似我們這樣的dmp平臺還是比較缺乏的。我一直有一個比喻,類似dsp的應用就像餐桌上的一道道的菜,而我們這個dmp平臺就像餐桌,所謂桌之不存,碟將淹覆。”

以下為采訪實錄:

和訊科技:各位和訊的網友,大家好,在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締元信總裁梅濤梅總,下面請梅總跟大家打個招呼!

梅濤:和訊的網友,大家好!

和訊科技:梅總,因為您每年都來中國互聯網大會,您認為今年中國互聯網的趨勢有哪些?

梅濤:我們還是干什么吆喝什么,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去年互聯網大會有一個大數據的專場,我們也是這個專場的參與者之一,去年我之所以說印象深是因為那個活動場地,不能說坐無虛席,是立無虛席,是連站的地方都沒有,應該是去年大數據的概念非常熱,今年大數據的數據略微有所降溫,但是大數據的應用實際在慢慢的起步,我所謂叫干什么吆喝什么,從我們作為一家互聯網數據公司或者數據機構的角度來講,這個感觸是最深得,大數據的概念在慢慢往下普及,然后同時應用的萌芽在成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

除此之外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個更重要的趨勢,就是用戶在從pc端向移動端的遷移,因為這個幾乎在這個行業內,所有人、所有公司、所有機構都能夠感受到,這兩點是很重要的。

和訊科技:您剛才談到大數據的變化,去年確實在整個大數據方面,尤其是移動營銷方面更有體會,今年在我們產品方面,在大數據上有哪些突破呢?

梅濤:是這樣,因為締元信,我們是一直扮演著整個行業產業鏈比較偏上游的一個角色,也就是我們給業內,包括你們在內的眾多網站提供基礎的、底層的數據服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定位,為了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花了近三年時間,我們打造了一個所謂的dmp平臺,也就是數據管理平臺,這個平臺之所以重要就在於說幾乎所有的當下關注和流行的大數據的應用,它實際上都需要一個底層的數據平臺支援。

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過去一年多曾經有一段時間dsp很熱,dsp實際上是一個類似我們這樣平臺之上的一種應用,或者說一種應用方向,但是到去年的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段時間,幾乎所有從事dsp平臺內的同行,有一點像最近流行的澆冰水的感覺,包括我們一些合作伙伴里面,朋友可能都有一些離職的,這背后就是dsp行業發展過程當中碰到的問題,當然它碰到的問題會有很多方面,但是我個人覺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類似我們這樣的dmp平臺還是比較缺乏的。我一直有一個比喻,類似dsp的應用就像餐桌上的一道道的菜,而我們這個dmp平臺就像餐桌,所謂桌之不存,碟將淹覆。

回過頭來講我們的角色和定位,我們希望把一個行業內盡可能扎實的、豐富的、可用的底層的dmp平臺搭建好,在這個基礎之上,不管是我們,包括你們在內的網絡媒體,還是給一些營銷機構,甚至給一些廣告主提供相應的服務,這是我們始終如一的定位。

和訊科技:您剛才提到了dsp平臺的冰凍過程,您認為這個行業未來什么時候會重新發力,還是會在中國行業里面漸漸消失下去?

梅濤:他們目前已經開始做一些調整,其實有點像過山車的感覺,應該說dsp這個行業可能已經逐漸走出最低谷的階段,因為早期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或者內對這種應用的期望值過高,然后再應用過程當中遭遇一些問題的時候,你期望值越高會越失望,所以反差會造成過去大半年時間走到一個比較低谷的階段,然后在盤整,它逐漸有一些回升的跡象了,包括我們去年跟這個行業內的一些合作伙伴做過一些探討,實際上dsp的應用范圍可能會更廣,逐漸會跳出原來的值,原來就是基於所謂純效果付費的方式。接下來也許會出現說,原來以cpm結算的這種方式的廣告也會參照一部分dsp的方法,然后找到一個比較折中的,既不是純的以cpm結算,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以cpa或者cps結算,可能是一個中間狀態。

當然這個過程中間可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們這樣的機構可能能夠發揮作用的一個領域,就是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有效曝光,因為現在的cpm實際上幾乎是不怎么分群的,比如說某一個網站的首頁網站一個大banner,這個首頁上所有看到的人都會判定是有效的。當然在這個基礎之上,有一些機構可能會參照一些相對靜態的人口學數據套用,但是那個套用還不是特別的精準,和不是特別的到位,我個人覺得可能今後來判斷說這個大banner到底影響了多少有效用戶是可以做細的拆分,而這個細的拆分的依據是哪部分用戶具有哪些歷史的行為和興趣,它就符合這個品牌的廣告目標客戶。而這個過程不是一個靜態的,就是它這個結果不是一個靜態結果,是一個動態結果。

如果這樣的應用會慢慢的出現和普及的話,可能dsp這個市場空間就會比現在要大得多。

[NT:PAGE=$]和訊科技:剛才您談到了在pc端轉到移動端的趨勢,這樣一個趨勢我們現在整個營銷行業是以哪些方式來面對的呢?

梅濤:說到移動這塊,大家都有兩個表情或者反映,第一個表情和反映是比較興奮,覺得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我們必須要抓住或者怎么樣。第二個有一些頭大,尤其是原來有一塊陣地是在pc互聯網這個領域里面的公司或者機構,都面臨一個自己的用戶,可能有一部分漂移到了手機端或者移動端,首先大家遭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試圖想把這個所謂叫用戶打通,多屏或者跨屏等等這些。我相信在今天的互聯網大會的某一個會場里面,也許此時此刻就在討論跨屏的問題,跨屏的用戶打通的問題,這個是當下整個行業挺頭疼的問題,雖然已經有一些聲稱有了一些解決方案,或者有一些做法,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特別讓我信服的,沒有任何硬傷和軟傷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問題接下來可能挺長一段時間會繼續讓這個行業困擾或者頭大,但又是一個不太能繞得開的問題。

和訊科技:咱們締元信在未來有怎樣的規劃呢?除了剛才您談到的這些之外?

梅濤:具體的一些業務規劃可能會有很多,但是有一條很重要,我們會始終不渝的扮演好我們的角色,所謂我們的角色就是我一直說我們是給整個互聯網行業,當然這個互聯網不僅僅包括pc的固網互聯網,也包括移動端的,甚至將來是不是還有新的應用,就是廣義的互聯網。我們是一個廣義的互聯網數據機構,我們會針對這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什么樣的應用,什么樣的終端,或者什么樣的趨勢,我們會做不同的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我們會在底層,如果把全行業比喻成很豐盛的大餐的話,我們就把底層的桌子做好。

我說的這個桌子是從數據角度,其實在這個行業里面有很多的巨頭,bat也好等等這樣的巨頭,他們其實是從應用角度是特別底層的平臺,我們扮演是一個,我說的是數據層面的,底層數據平臺,這是我們接下來會繼續堅持的。

和訊科技:剛才您說的除了跨屏以外,未來還有一個區域可能就是穿戴設備的、移動設備的網絡營銷方案,我們在從底層方面會有哪些版面呢?

梅濤:目前針對開穿戴式設備,從締元信角度來講目前還是在關注的階段,因為可穿戴式設備還是處於有點像咱們提到的dsp,它現在還沒有完全過最好點,就是第一個興奮點還沒有過。換句話說,過了第一個興奮點一定會有一個盤整期,我們在目前的階段還是覺得第一這個領域非常的新,而且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不管是純技術問題還是一些行業發展規範等等這些問題,所以有太多太多看不清的問題,所以目前從我們公司角度來講會對這個公司很關注,但是在短期之內不會有產品級的東西出來。

當然除非是接下來可能某一個應用突然之間爆發式的,舉例像現在的手環也好,等等這樣一些東西,如果它能夠有相當的用戶量,而且有一定長度的產業鏈的話,這兩條具備的話,像我們這樣的數據機構才有用武之地,否則像我們做的東西必然會是一個很短暫的事情。

和訊科技:除了這一點,您看行業還有哪些新的發展苗頭或者新的發展方向出來?

梅濤:您剛才提到的可穿戴式設備另外一個方向,我覺得不能說是一個特別新的東西,因為這個概念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很多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有所謂的物聯網。

和訊科技:智慧城市那個。

梅濤:智慧城市物聯網,我因為個人正好前一段時間接觸和了解了這方面的新技術,這個跟我們公司目前的業務不是特別的相關,但是也不排除我們將來會攝入這個領域,當然目前是屬於觀察和跟蹤階段,我覺得接下來廣義的傳感器可能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領域。這個傳感器我個人理解它有一點像我們現在去在互聯網上世界里面以cookie的方式去標識用戶,或者說用js代碼方式去嵌到某一個網站的網頁里面,當用戶訪問這個網頁會觸發這個代碼,會有一些后續的數據回傳。

我覺得在物理世界里面,將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所扮演的角色有點像現在我們公司在互聯網世界里面做js代碼的功能,但是它的原理和實現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前一段時間我接觸過幾家做這樣的嘗試和方向的公司和機構,我覺得真的是挺讓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可能將來我們在一些類似反恐24小時里面看到的場景真的會出現,原來我看那個當時覺得太科幻了。比如在某一幢大樓里面拿著手機就能夠看到這個樓的剖面圖,哪兒有一個什么出口,當時覺得這個事怎么實現的,沒有太想明白,后來當我接觸一些,做傳感器的機構之后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個道理。我相信在這個領域,接下來不管是在商業領域里面,還是在廣義的城市管理或者市政管理上類似這樣的應用會慢慢的崛起。

和訊科技:對於我們網絡營銷方面會有哪些影響?

梅濤:我給你講一個場景吧,就是我提到的,也是我一個朋友在做的應用,這個場景是什么呢?實際上是,他幫某一家銀行,或者某一個商超在他的營業網點或者商廈里面安裝一些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會按照一定的周期,比如說幾秒鐘會向外發射信號,發射信號會對應的,但凡拿移動終端的,移動無線終端的用戶,不管是裝微信,還是裝它的某一個app的用戶,只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它就會識別出來,而且它這種識別和lbs不太一樣,因為lbs是一維的。比如你在高架橋上和在底下走,在基於lbs的地圖上判別不出來。但是它這個東西是立體的,換句話說,您在一個商廈里面你在幾層它是能夠判定的。我后來理解,它其實是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范圍內之內的一個例題的lbs,而且它的細節化程度很高。這個細節化程度,第一是它識別的刻度會變小,lbs可能到若干米它可能到厘米,包括它會有垂直運動等等它都會準確的判斷。這樣的應用其實是能夠幫助一些商業機構,比如各種各樣的營業網點,當它的用戶出現在一定范圍之內,它可能就會識別出來,識別出來之后會根據這個客戶的具體情況做出一些后續動作,比方說如果是一個商超的話,它可能會根據這個客戶歷史上的一些消費行為向這些客戶推薦一些商品,如果說是某一個銀行發現他的某一個超級vip的客戶在他周邊活動的話,這個vip客戶對應的客戶經理可能就會受到一個提示,說您某某客戶已經在這附近了,他是不是有可能來,他來的話你是不是應該到門口恭候他,這樣你vip客戶的感受會非常好。

現在沒有這套系統之前,都是客戶上門之后自報家門,說我是什么什么級別的客戶,然后找客戶經理,然后客戶經理才過來,目前沒有這種技術的時候是這種場景。當有我說上述的技術之后,它整個的服務場景會完全不一樣。就類似這樣的,我覺得接下來類似這樣的一種應用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這個跟我們公司付錢的業務不能說完全不相關,但是目前短期之內我們是屬於對這個發展方向會很關注的,也會考慮我們現有的數據服務和相關的產品怎么能夠跟類似這樣的東西做一些橫向的嫁接。

和訊科技:今天非常感謝梅總接受我們和訊科技的采訪。

 http://vdata.tool.hexun.com/2014-08-26/167885565.mp4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