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賭贏 但投票率創新低 選民無興趣公投安倍經濟學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大勝,安倍喜形於色。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文匯報
日本國會眾議院大選昨(14)日舉行,初步點票結果顯示,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自民黨及盟友公明黨一如所料取得大勝,成功保住眾院超過2/3的絕大多數議席。安倍昨晚表示,將繼續落實自民黨修改憲法的一貫目標。與選舉結果相比,外界更關注今次投票率僅得52.32%,再創歷史新低,分析指低投票率意味自民黨只是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勝出,亦無法釋除外界對「安倍經濟學」的質疑。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日本社會普遍對昨日大選投票缺乏興趣,加上多個地區廣泛下大雪,更打擊選民投票熱情。當地傳媒估計,本屆大選投票率只有52.32%,比上一屆少7個百分點,再創戰後最低投票率紀錄。
安倍政府選前一直把大選包裝成對「安倍經濟學」的信任公投,試圖藉選舉結果反駁外界及反對黨派的質疑。但選民對這項議題似乎不太受落,普遍欠缺投票意慾,調查顯示,多達1/3受訪者對今次大選不感興趣。
分析指出,自民黨在近幾個月因連串醜聞及經濟數據轉差,導致民望下滑,然而由於政壇上缺乏能夠挑戰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勢力,令該黨能輕易保持大多數議席。最大在野黨民主黨2009至2012年的差劣執政紀錄,令不少選民至今仍對民主黨缺乏信心,有投票人士直言,安倍是當前「唯一選擇」。
截至香港時間今(15)日凌晨1時半的點票結果顯示,自民黨在475席中取得290席,較選前少3席,未能達到獨取300席的目標,但與公明黨的35席合計,仍能保持執政聯盟選前的325席,超過修憲所需的317席。
在野黨方面,民主黨雖然由62席增至73席,但仍遠低於100席的選前目標;日本維新會議席由42席減至41席,黨魁橋下徹承認完全失敗,至於最大輸家則是由19席大跌至2席的次世代黨,上屆僅得8席的日本共產黨,今次則大增至21席。
自民黨多名重量級人物均在地方選區勝出,安倍、副首相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等官員悉數當選,兩名因醜聞相繼辭任閣職的前大臣小淵優子及松島綠同樣當選。
民主黨黨魁海江田萬里連續第二屆在地方選區落敗,並於比例代表制議席落選,失去議員資格,他隨即宣布辭任黨魁,民主黨籍前首相野田佳彥則順利連任,黨總部昨晚一片愁雲慘霧。當年一手把自民黨拉下馬,今次飽受狙擊的小澤一郎則以生活黨候選人身份,在強敵環伺下當選。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角逐連任議員亦失敗。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不少選民雖然不滿安倍經濟學,但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又未能令選民有信心。在沒有選擇下,不少選民改投日本共產黨(日共),以一票宣示對兩大黨的不滿。
《金融時報》訪問了一名71歲女選民山口。山口稱,除了菜價高了外,她感受不到安倍經濟學有何影響,也不明白為何安倍要提前大選,擔心自民黨再大勝會令他推行更多不受歡迎的政策,諸如重啟核電及擴充自衛隊。但與此同時,她對最大在野黨民主黨也沒有信心:「我想我會投白票,或者投共產黨一票。」
日共原在國會有8席,選舉後議席大增至21席,雖然仍難左右政府決策,但它近年卻凝聚反安倍聲音,在消費稅、廢核、貧富差距擴大、秘密保護法等議題上,日共都反對安倍政府立場,受到不滿安倍選民歡迎,也得到文化界及藝能界支持。旗下刊物《赤旗》不時刊載知名文化人及藝能界人士文章,表達反集體自衛權及反核等立場,當中包括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家瀨戶內寂聽、高村薰和演員須賀健太等。
有分析指,日本選民投日共並非出於意識形態,而是因為沒有選擇,只能投日共一票向安倍說不。(接下頁)
[NT:PAGE=$]
日本青年在大選前參加模擬投票。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報導,日本人口老化嚴重,各黨政客都推出側重老年人的政策,以爭取更多選票,這種「銀色民主主義」令日本青年訴求長期遭到忽視,亦令他們對政治日趨冷感,成為日本未來政治發展的一大隱憂。日本主要政黨因此計劃把合法投票年齡由目前的20歲降至18歲,增加年輕人在政治上的話語權。
今次大選重點議題是經濟政策,各黨派表面上強調要扶助年輕人,但託兒及教育等年輕選民關心的政策卻未著墨,亦沒清晰提出日本未來何去何從,似乎只是延續多一個「迷失的」年頭。上屆大選30歲以下年輕人投票率僅37%,遠低於整體投票率的59%。
日本政界近年已有共識,把合法投票年齡下調至18歲,擴大年輕選民基礎,令他們的聲音更易獲政客重視。自民黨、民主黨及公明黨等7大政黨早前提交修改投票年齡草案,雖因眾議院突然解散而尚未審議,但預料仍可於明年通過,並於2016年參議院改選時實施。
當地團體亦建議在中學開始教授政治內容,讓未滿18歲的學生及早認識政治,訓練獨立思考。有關教育亦應包括民主及公眾利益等概念,培養新生代公民意識。
《華爾街日報》記者昨日在日本街頭訪問選民投票決定及原因,以及他們對「安倍經濟學」的看法。有選民明言,選執政自民黨只因「揀無可揀」。
65歲的磯谷廣志(譯音,下同)投給自民黨,表示目前只有自民黨可落實政策,雖然「安倍經濟學」令物價上升,但別無他選之下,只能選擇較負責任的政府。
52歲的伊藤洋子認為公明黨是「唯一從人民角度出發」的政黨,又批評「安倍經濟學」沒法改善民眾生活,但她似乎忘記公明黨與自民黨是長期盟友。70歲的布田義明投民主黨,坦言明知民主黨會落敗,但要用選票表達意願,又認為「安倍經濟學」僅有利出口業,民眾則捱貴貨。
31歲的林梢則投給日本維新會,形容這是「消極一票」,因她不想在自民黨或民主黨中選擇,又認為「安倍經濟學」令股市升得太多,似乎出現泡沫。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