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補水”流動性充裕 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3-01 10:09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央行3月1日發布公告顯示,鑒於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參與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意愿總體較弱,本周二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據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統計,本周公開市場上將有11600億元逆回購實際到期,其中周一到期800億元,周二1800億元,周三1000億元,周四4100億元,周五3900億元,無正回購及央票到期。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將實現資金凈回籠1800億元。
昨日晚間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對所有金融機構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綜合考慮到本周逆回購超萬億的天量到期規模,以及前期公開市場操作資金投放的實際效果,本次降準整體仍在市場預期之內。綜合一些業內人士的初步研判,市場對於資金面和利率環境的謹慎預期,也仍待繼續消除。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從去年10月末降準之后,一個季度央行外匯占款已下降1.67萬億,預計2月跨境資金外流的局面有所緩解,但資本外流的局面尚未結束。降準釋放長期資金,這與短期的公開市場操作和中期借貸便利有本質的不同。預計本次降準釋放流動性約7000億元,年內存款準備金下調的幅度約250個基點。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歐陽健表示,本次降準雖然對於市場資金面信心有一定提振,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會補掉前期市場的資金缺口,對於流動性和資金利率的積極影響,整體預計不會太大。如果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沒有進一步調降,則銀行間主流7天期回購利率短期內可能只會下降至2.30%一線,資金面實際寬鬆刺激效果仍待進一步觀察。
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在研報中指出,央行選擇在此時降準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寬鬆政策無法缺席;二是單純依靠公開市場操作無法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已為市場屢次證實,只有無成本長期資金入市才能緩解資金面,才能壓低短端利率,進而壓低長端利率,這是降低融資成本不可或缺的路徑。
劉東亮指出,本次降準標志著寬鬆政策已經重回視野,預計年內仍有3次以上降準,且理論上降息不會太遠,但假如央行更希望通過利率走廊來調節利率,那么應當關注逆回購等公開市場工具利率是否會出現調整。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