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新三板兩度批量掛牌 小盤股估值溢價加速回歸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報記者 曉晴 廣州報導

最新跡象表明,新三板加速擴容已是鐵板釘釘。2012年最后一天,包括北京了望(430199)、時代地智(430200)、星河科技(430202)、興和鵬(430203)、億房信息(430205)等8家公司在內的新三板企業齊齊亮相中關村掛牌上市。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2年,新三板當年新掛牌已達到了105家,一舉超過過往6年的總和。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達200家(累計207家),總股本55.27億,全年累計成交5.84億元,完成定向增資額達8.47億元。

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系統)即將於下周掛牌的消息甚囂塵上。與此同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細則等配套規則也將隨之出台。

對此,華泰證券研究員趙湘鄂認為,場外市場破局將是2013年資本市場最值得期待的大事。一方面,“北交所”全面運營全國性、高層次的新三板,在新制度和試點園區擴容雙重推力下,掛牌企業數量將激增。另一方面,區域性市場也將如火如荼,豐富的企業資源及低廉的掛牌成本將充盈區域性市場的門庭。

不過,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則表示,盡管“新三板”的發展對於A 股市場整體衝擊有限,但對於創業板等中小市值公司可能具有結構性的影響。

其理由在於,隨創業板自身的擴容和解禁,其估值溢價本身就有逐漸下行壓力,而“新三板”擴容使可供投資的中小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屆時,“新三板”擴容可能會加速中小市值公司估值溢價的回歸。

批量掛牌成趨勢

趙湘鄂認為,新三板批量掛牌的條件已日漸成熟,未來將成為常態。首先,中國中小企業數量龐大,相當部分企業符合新三板掛牌條件,掛牌資源極其豐富。其次,企業掛牌意願得到催化和提升,這不僅是場內市場IPO 的重重障礙所致,也是新三板有望打造成真正的“納斯達克”的吸引。另外,掛牌新三板成本較低,前期上市費用基本能被財政補貼所覆蓋。

如在2012年年末上市的8家新三板公司中,北京了望就成為了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金融公關公司,也成為了繼藍色光標(300058.SZ)之后,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二家上市公關公司。

有市場人士稱,北京了望登陸新三板預示中國公關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資本化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012年12月6日更是創下了自2006 年新三板試點近7 年以來最高日備案通過量的紀錄。當天,多達14家新三板企業完成備案確認。從新通過備案的14 家企業來看,來自北京的企業就有9 家,來自上海企業4 家,1 家來自天津。

此外,累計已有8家中關村掛牌企業完成轉板。其中,1家登陸中小板,7家登陸創業板。

對此,趙湘鄂直言,如今,新三板的發展前景已清晰可見,即可能被打造成真正的中國版“納斯達克”。一方面,新三板背靠全國高新技術園區,“創業”氛圍最濃厚;另一方面,新三板包括股東人數限制以及交易制度不夠完善等制度性藩籬正在被清理。屆時,除IPO外,新三板將具備近乎滬深交易所的功能。

小盤股估值溢價回歸

王韌認為,從估值溢價看,如今創業板整體估值相對滬深300 指數的估值溢價高達3倍有余,接近歷史高點。因此,“新三板”快速擴容將衝擊中小公司估值,或加速其溢價回歸。

截至2013年1月6日,創業板PE(TTM)為34.28,中小板PE為28.01,滬深300PE 為10.96。相比之下,創業板相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溢價仍高達3.13倍。

對此,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明德也表示,在創業板公司相對估值溢價高企的背后,以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為代表的小盤股業績卻呈繼續惡化的態勢。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創業板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11.16%,環比-14.7%;中小板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5.50%,環比-0.7%。

王韌稱,從融資規模和影響方式來看,“新三板”對於市場也將生類似台灣市場的效果,其資金影響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新三板”掛牌公司融資對市場資金的直接分流消耗;二是“新三板”市場規模的擴大引致更多的A 股市場資金轉戰“新三板”,從“新三板”公司現有股東手中購買股權,進而對資金生分流。

不過,王韌也直言,“新三板”直接“圈錢”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應當有限,更多體現為結構性特徵。

歷史經驗表明,中小企業板上市之后的估值溢價均表現出“先上后下”特徵,即上市伊始相對主板均表現出明顯溢價,但之后逐步回落。可以說,供給稀缺性的降低是中小企業板推出后估值溢價逐步回落的主要原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