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屆廣交會今開幕 訂單不多 出口商面臨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第113屆廣交會將於今(15)日開幕。上屆廣交會出現2009年以來罕見到會採購商和成交的「雙降」,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表示,就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來看,總體上在企穩回升,結合相關機構反饋的信息和酒店訂房及航空公司機票預定等信息,預計本屆廣交會到會採購商將止跌企穩,成交上估計不會有大的升跌。然而,部分出口企業則表示,去年公司所在行業有9成企業業務下滑,就目前來看還沒有向好趨勢。
香港《文匯報》報導,廣交會被稱為中國外貿晴雨表,而春交會則是當年外貿的風向標。跟廣交會的謹慎判斷不同,業界對今年出口狀況更為悲觀。儘管海關總署公佈的今年第1季中國出口增長18.4%,但業界人士普遍稱,尚未有看到行情向好的趨勢。福建德化縣威爾陶瓷公司董事長危聯進表示,該公司主要涉及日用陶瓷、節日用品及禮品;由於市場主要在歐美,去年行業內近9成業績下滑。廣東省外貿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曾瑜估計,今年出口基本維持去年的狀況,去年該公司的增長不足1%。
廣東省潮州市偉業陶瓷公司黃偉權指出,去年以來公司歐洲市場的訂單下降30%左右,然後加上內部這個原材料成本跟用工成本又在不斷地攀升,本身外部市場疲軟,訂單不多,企業價格又不能較大幅度提升,這給企業造成的壓力比較大。「每份訂單對我們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為了趕貨期,避免出現違約,一定要連夜趕班輪。」誰能搶到訂單,就能搶到市場。
對於本屆廣交會,廣東振豐科教玩具公司總經理陳澤鑫直言無期望增新客戶。他介紹,從去年春交會以來,其公司的訂單相對穩定,多是歐美、俄羅斯老客戶下的單。為應對出口壓力,該公司正在逐步拓展國內市場,很多同行採取同樣應對措施。不過,內銷需要品牌效應,把品牌做起來至少得3年至5年時間,並且還要花錢大力拓展渠道,「這也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
劉建軍也指,雖然今年國際經濟形勢好於去年,但世界經濟總體仍在低位運行。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經濟總體疲軟,新興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這些因素都增加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同時,隨著各類要素成本上升,中國傳統的競爭優勢正在弱化,企業壓力加大,訂單和產業向境外轉移速度加快。
針對目前中國部分地區發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廣交會已成立專門衛生辦公室,並制定相應應急預案,相關監測從上周三起開始運作。該負責人又指,廣交會此前經歷過SARS疫情考驗,已有一套成熟的防控措施。
第113屆廣交會數據
展覽面積:116萬平方米,與上屆相若
總展位數:59531個,按屆增加22個
總參展企業:24746家,按屆減少94家
出口展展位:58631個,按屆增加16個
出口展參展企業:24184家,按屆減少104家
進口展展位:900個,按屆增加6個
進口展參展企業:562家,按屆增加10家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