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銀湖資本在戴爾私有化競價中領先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5日下午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銀湖資本及其合作伙伴在戴爾私有化交易中暫時領先,極有可能最終勝出。
銀湖出價領先
由於獲得了戴爾創始人兼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的支持,銀湖資本在戴爾私有化競標中擁有重要優勢。邁克爾·戴爾大約持有戴爾16%的股權。
倘若與銀湖資本達成協議,戴爾就將進入所謂的“詢價期”(go-shop)。在此期間,該公司可以主動尋找其他潛在買家,以確保其獲得最有吸引力的報價。
但多名不願具名的頂級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高管表示,他們的出價不太可能超出銀湖資本的報價。
“我認為很難打破現有的財團。當管理層決定貢獻股權,而且選定了合作伙伴之后,就很難給出比他們更高的報價。”其中一名私募高管說。這些高管還表示,目前缺乏退出戰略,而且這筆交易的規模十分龐大。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戴爾即將與銀湖資本領導的財團達成協議,其合作伙伴包括微軟、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但雙方尚未就最終報價達成一致。
微軟拒發表評論,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委員會也尚未立刻作出回應。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微軟將以優先股的形式投資,此舉將有助於戴爾今后償還因為槓桿收購而背負的高息債務。
維護股東利益
另有多名知情人士表示,戴爾的獨立董事已經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並聘請Evercore Partners評估該公司的各種選擇,以確保最終達成符合股東最佳利益的交易,而不僅僅是符合CEO邁克爾·戴爾的利益。
戴爾、銀湖資本和Evercore Partners拒發表評論。戴爾股價周四報收於13美元,市值約為226億美元。
[NT:PAGE=$]
美國投資銀行Bernstein分析師在1月18日的報告中說:“由於股東不夠激進,我們估計這起交易的最終價格大約會在每股14至14.50美元之間。”
“我們認為其他財務投資者不太可能勝出,尤其是當邁克爾·戴爾和其他管理層與財務資助者達成了‘停止’協議后。”他補充道。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戴爾只與為數不多的幾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就私有化交易展開過溝通,並於去年末與銀湖資本展開了獨家談判。
邁克爾·戴爾1984年僅用1000美元就創立了戴爾。他可能會將自己持有的16%左右的股份貢獻出來。即使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願意給出高於銀湖資本的報價,也需要得到邁克爾·戴爾的支持。
但知情人士表示,為了確保公平競爭,特別委員會可能會建議邁克爾·戴爾支持任何出價最高的要約。
銀湖資本與戴爾的淵源頗深。約翰·斯萬森(John Swainson)去年出任戴爾軟件總裁之前曾經擔任銀湖資本高級顧問。他2010年表示,獲得銀湖資本的投資,就等於獲得全球科技行業最好的投資。
銀湖資本還與微軟聯繫密切。該公司2011年將互聯網電話服務Skype作價8.5億美元出售給微軟,而此前18個月,該公司才剛剛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這項業務。
高管陷入兩難
企業高管,尤其是擁有大量股權且參與私有化交易的公司創始人,經常會發現自己處於兩難困境之中。他們的職責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但也有足夠的動力以低價將公司據為己有。
[NT:PAGE=$]
特別委員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一衝突。但在實際操作中,要強迫高管與“詢價期”勝出的其他收購方達成協議,放棄之前所支持的財團,卻會面臨更複雜的情況。
零售商J. Crew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經常引用的一個案例。2010年,該公司CEO米拉德·德雷克斯勒(Millard Drexler)與TPG Capital和Leonard Green & Partners公司共同領導了總額30億美元的私有化交易,但最終的“詢價期”卻並未收到更高報價。
投資者隨后發起集團訴訟,指控J. Crew的董事會的交易流程存在瑕疵,偏向最初達成協議的私募買家。多數股東都批准了這一交易,但該公司還是不得不花費1600萬美元和解相關訴訟。
“詢價期”有時也可能吸引更高的報價。在去年收購IT管理公司Quest時,戴爾便憑藉更高的出價擊敗了該公司CEO兼創始人維尼·史密斯(Vinny Smith)之前達成的協議。史密斯的合作伙伴是投資公司Insight Venture Partners和Vector Capital。
但在戴爾的槓桿收購過程中,其他科技公司卻很難再次插手。知情人士表示,思科、惠普和谷歌都不可能提高報價。這些公司均未發表評論。(鼎宏)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