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職業預測報告記者獲評最差工作(2)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06 10:51
2012年5月下旬,一位剛從耶魯大學本科畢業的22歲女生Marina Keegan,在和男友一起去拜訪她父母途中不幸車禍遇難。如此一個“小人 物”意外死亡,卻引起《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CNN、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几乎所有主要傳媒廣泛報導。這並非由於Keegan小姐的父親是某位大人 物,只因為她本人是耶魯校報《耶魯每日新聞》的主要寫手,如果不是紅薄命,她在美國上層筆桿子圈中將前景無限。主流媒體對她的香消玉殞如此關注,便是出 於同為“常春藤”筆桿子的兔死狐悲。
常春藤盟校代表的精英教育,是美國筆桿子群體的最主要生機器,這一圈子裡的常春藤校友可謂車載鬥 量,對塑造美國政治文化起了無可比擬的影響和作用。其他不說,水門事件中的伍德沃德便是耶魯大學畢業,而堅持水門事件系列報導的《華盛頓郵報》執行主編 Benjamin Bradlee則是哈佛校友。
通過常春藤萌校校報寫手和編輯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從政的跳板:空前后連任四屆美國總 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哈佛大學求學時就是校報《Harvard Crimson》的主編。奧巴馬最早成為全國名人,便是當選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刊物 《哈佛法學評論》的首位黑人主編。奧巴馬的寫作能力,還見於他從政前出版的《來自我父親的夢》,不僅受到諾貝爾文學得主和其他文學家的高度評價,還入選 《時代》周刊的最佳100種英語紀實文學作品。
這有大量先例可以引證。例如出生於中國山東的亨利·魯斯(Henry Luce),在耶魯大學求學時與好友海登成為掌管同一校報《耶魯每日新聞》頭兩號人物,畢業后又兩人攜手,白手起家,全靠筆桿子創立了包括《時代》、《生活》、《財富》等世界馳名刊物的傳媒王國。
C 報業大亨 做記者也能發達
自從1917年開始評選至今,普利策一直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也是全球新聞事業的風向標。每一年的頒發,都是對它的創立者——約瑟夫·普利策的一次緬懷。
1864年,17歲的匈牙利猶太小伙子普利策初到美國,一文不名、兩手空空。1868年機緣巧合之下,他成為德文《西部郵報》記者,開始接觸到他人生的 主題。一進入《西方郵報》,普利策的“戰鬥生涯”便開始了: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從上午10點干到次日凌晨2點。他是個天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將《郵報》立即 變成了揭露社會弊病的戰場。1878 年普利策同凱特·戴維斯結婚,並決心投身新聞事業。他買下瀕臨破的《聖路易斯郵報》,很快使之起死回生,不久與 《聖路易斯電訊報》合併為《聖路易斯快郵報》。《快郵報》一開始就進行各種“社會運動”,致力於“醫治各種弊端”,他因此四處樹敵,不得不經常帶手 槍。
報業王國為普利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到1893年,報社資已達1000萬美元。普利策的政治熱情也得到了報償:《世界報》曾幫 助選出過克利夫蘭總統、紐約州長、紐約市長。他曾經說:"我是一個外國人,但總有一天我要選舉一位自己的總統。"他的影響力確乎夠了,業已跨身美國上層社 會。
在他的新聞生涯中,他為使新聞成為社會公認的一門學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一生標志著美國新聞學的創立和新聞事業的迅猛發展。他曾捐贈200萬美元創辦了美國第一所新聞學院——名揚世界的哥倫比亞新聞學院並贈款設立普利策。
(下轉B04版)
(上接B03版)
D 業界良心 堅持職業操守的死硬派
水門事件除了成就了兩位一代名記,還製造了美國史上最有名的人——“深喉”(“深喉”是其代號,2005年5月證實系FBI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從此,“深喉”成為來自政府內部匿名消息源的代名詞,而保密及保護“深喉”也被視為新聞記者最重要的職業操守之一。
歷史有時就喜歡“湊巧”。2005年5月費爾特曝光后,7月6日,《紐約時報》女記者朱迪思·米勒因拒透露“深喉”身份,以“藐視法庭罪”被判入獄4 個月。米勒入獄后,包括美國報刊編輯協會在內的多新聞機構,以及3000多名個人聯名請願為她上訴——支持她信守諾言,保護“深喉”的行為。
此次“深喉”事件與伊拉克戰爭有關。2003年7月14日,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約瑟夫·威爾遜的夫人瓦萊麗·普拉姆被專欄作家羅伯特·諾瓦克揭露了她中 情局特工的秘密身份。威爾遜曾於2002年2月被中情局派往非洲,協助調查薩達姆從尼日爾購買鈾用以製造核武器的行動,但他並沒找到有力證據,不久后在 《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批評布什政府歪曲事實。
據隨后曝露的報導來看,泄密的“深喉”很可能是布什總統的“軍師”——政治顧問卡爾·羅夫。《紐約時報》認為普拉姆身份的泄露,多半是白宮方面為詆毀威爾遜的信譽採取報復,並藉此向反對出兵伊拉克的異見官員發出警告。
僅以《紐約時報》為例,該報歷史上第一起記者入獄事件,發生在1857年,當時的記者西蒙撰文揭露了一名美國國會議員的賄賂行徑,但因拒透露“深喉” 身份被議院拘留了19天。在個人利益與職業操守相衝突的情況下,美國有職業榮譽感的記者往往選擇后者。所幸的是,這些有個人犧牲精神的決定,常常會得到 新聞界和民的支持。
E 戰地劍客 槍林彈雨裡的戰爭局外人
“很無助,天氣也出奇的冷!但我會繼續報導,把最新消息發出去。”這是科爾文的Facebook個人頁面上的最后一條留言,時間是2012年2月14日。
瑪麗·科爾文,英國《星期天泰晤士報》資深戰地女記者。她直言,這次霍姆斯之行,是自己近30年戰地採訪生涯最凶險的一次。2月19日,科爾文在霍姆斯 發出了第一篇報導,沒有人想到這會是她的唱;3天後,她和同行的法國攝影師雷米-奧奇力克在敘利亞政府軍的一次轟炸遭炮擊身亡。
瑪麗·科爾文那本填滿中東簽證的護照,讓親友和同行潸然淚下。從伊朗總統選舉、塔利班的崛起、卡扎菲的逮捕和死亡到敘利亞的衝突,護照上超過150個的出入境章代表科爾文一生奔波的記者生涯,代表她隨時隨地准備前往戰地的勇氣和信念。
和瑪麗·科爾文站在一起的,有作為隨軍記者前往英國鎮壓印度騷亂現場的丘吉爾、有在兩次世界大戰報導時中過237塊彈片的海明威、有在越南誤踩地雷身亡 前還本能地按下快門的羅伯特·卡帕,還有無數同時被新聞史和戰爭史銘記的名字。無論哪個年代,戰地記者這個形象從未失去它的光彩。這是一群與戰爭無關的局 外人,但他們時刻准備跑在槍林彈雨的最前線。
銀幕上的無冕之王
1976年,艾倫·帕庫拉導演的《總統班底》上映,轟動美國,獲奧斯卡4項大。這部描述“水門事件” 的電影塑造了兩個最傑出的新聞記者形象:年輕、睿智、好奇,並且無所畏懼。
這是新聞與電影最著名的一次交相輝映,但非唯一的一次。這些故事曾激起一代年輕人的新聞夢想——他們渴望高舉長矛、催動瘦馬,興高采烈沖向那些不可一世的狂徒。
《總統班底》(1976年)
1976年,艾倫·帕庫拉導演的《總統班底》上映,獲奧斯卡4項大。這部電影描述的正是《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羅伯特·雷德福飾)和卡 爾·伯恩斯坦(達斯汀·霍夫曼飾),從1972年到1974年,他們通過不懈的報導最終揭露了“水門事件”的真相,成為國家英雄。
《戰地攝影師》(2002年)
瑞士人C·弗雷的紀錄片《戰地攝影師》更傾向於揭露記者這個行業的危險與艱難。他拍攝了攝影記者J·納切威在戰火硝煙中如何採訪、捕捉新聞並一次次死裏逃生,在轟動性的報導后面,是在戰壕裡顫抖,忍受流彈和爆炸的威脅,孤獨、饑寒、無處安眠。
毒家新聞(2003年)
本片根據真實人物和故事改編,描述北愛爾蘭女記者維羅妮卡·蓋琳(凱特·布蘭切特飾)為了揪出泛濫成災的毒品交易的幕后黑手,她不惜只身犯險打入犯罪組織內部。不停的威脅與恐嚇沒有嚇倒蓋琳。她義無反顧,最終倒在了恐怖分子的槍下。她的死促使政府修改了多項法律。
國家要案(2009年)
華盛頓年輕議員史蒂文·柯林斯(本·阿弗萊克飾)的女助手研究員突然遇害,柯林斯婚外情曝光,跑去大學好友、《華盛頓環球報》的資深記者卡爾·麥卡弗裡(羅素·克素飾)家暫避。麥卡弗裏面對新聞競爭、事件真相、昔日友情與社會公正的多股力量,報導究竟何去何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