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拋售美債不會導致“量化緊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06 14:48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9月3日發表了弗朗西絲·科波拉的題為《“量化緊縮”是一個迷思(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問題)》的文章,編譯如下:
德意志銀行嚇壞了每個人,因為它警告說:如果中國賣出大量美國國債以支撐人民幣,那相當於美國貨幣政策大幅緊縮。
中國之所以會積累大量美國國債,原因在於它的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儲存了大量美元。它這么做,讓美國國債退出了流通,把流入中國的美元還給了世界經濟。這可被視為美元量化寬鬆的一種形式。因此,德意志銀行爭辯說,如果中國央行賣出美國國債,相當於取消量化寬鬆。
但問題並沒那么簡單。德意志銀行忘記了匯率的影響。
中國多年來一直被人指責壓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損害美國出口行業,助長就業崗位的離岸外包。所以,如果中國央行出售美國國債以支撐人民幣的話,其效果相當於讓美元承受下行壓力。眾所周知,貨幣面臨下行壓力意味著貨幣寬鬆而非緊縮。
不過德意志銀行會說,那么美國國債呢?美元流動性的枯竭呢?
讓我們跟著錢走。當中國央行賣出美國國債換取美元時,它會拿這些美元來干什么?
它不太可能把這些美元放在金庫里或存在美元儲蓄賬戶里——畢竟美國國債是一種更方便的儲存形式。中國央行會直接在市場上賣掉這些美元,換回人民幣。支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不是用美國國債換美元這一步,而是賣出美元換取人民幣這一步。所以,實際效果是美元的流動性沒有改變,美國國債的供應增加,人民幣流動性減少。
鑒於中國持有的主要是短期美國國債,這種做法就像是從直升機上撒下短期美國國債。考慮到短期美國國債實際上只是美元的另一種形式,這顯然是貨幣寬鬆。
唯一出現貨幣緊縮局面的是中國。
對中國來說,這是個壞訊息。這跟美國在1929至1931年犯下的錯誤是一樣的——當時盡管經濟狀況迅速惡化,美國實行了貨幣緊縮政策以維持金本位制。現在你會想,全世界將明了固定匯率制帶來的經濟風險,即使背后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支撐也不能幸免。與人民幣匯率浮動相比,較寬鬆的貨幣條件和美元相對於人民幣貶值只會讓美國受益。
美元堅挺將給美國的貿易平衡帶來壓力,而中國的貿易順差增加將讓更多美元流入中國。這實際上是貨幣緊縮,對嗎?
問題並沒那么簡單。中國富豪對中國經濟的表現並不那么滿意:資本已在逃離中國前往其他地方的避風港——比如新加坡房地產、瑞士法郎,當然還有美國國債。人民幣貶值會加劇這種情況。
作為人民幣貶值的結果,如果資本外逃加劇,會產生什么效應?
中國居民會把銀行里的人民幣存款換成美元,然后存起來或在境外花掉。然后,中國各銀行需要美元流動性,它們通過到中國央行交換人民幣來實現這點。中國央行則通過賣出美國國債來獲得美元流動性。
總之,如果中國采取人民幣盯住美元的政策,美元和美國國債從中國流出,再加上人民幣保持堅挺,這相當於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如果中國讓人民幣貶值,或實行人民幣浮動匯率制但保留對銀行流動性的控制,那么美元和美國國債從中國流出也等同於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在匯率自由浮動的情況下,美元堅挺應該會抵消這種效果:在有控制的浮動機制下,可能不會被完全抵消,所以就會造成美元流動性的凈寬鬆。不管怎么看,“量化緊縮”都是一個迷思。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