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泡春風吹又生 香港再推新辣招 壓樓市炒風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針對中小型住宅樓價急升及商業物業瘋狂炒賣等亢奮現象,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 (22) 日宣布推出「雙倍印花稅」及商業物業「即時徵稅」兩新辣招壓市。即日凌晨起將物業交易印花稅倍增,最高達 8.5% , 200 萬元 (港元,下同) 或以下交易稅款更由 100 元,大幅調升至交易額 1.5% ,以打擊熾熱的車位炒賣;更首次針對商業物業「摸貨」交易,規定物業簽訂「買賣協議」,就需要繳付印花稅。
《星島日報》報導,針對樓價愈升愈有,香港已先後多次出招,包括引入額外印花稅 (SSD) 及買家印花稅 (BSD) 等措施,打擊炒賣活動。曾俊華指出,自去年 10 月首推「雙辣招」後,樓市平穩了一段時間,但近日又再出現亢奮跡象,以今年 1 月為例,樓價上升 2% , 70 平方米以下中小型住宅更特別熾熱, 2 月份至今保持升勢,整體樓價已較 2008 年低位上升了 1.24 倍,亦較 1997 年高位超出 34% 。
至於市民供款負擔比率,去年第 4 季已惡化至 52% ,曾俊華指如果利率上升 3 個百分點,供款負擔比率則將飆升至 68% ,狀態極不健康。樓價急升,曾俊華認為主要受到超低利率及流動資金氾濫影響,但警告一旦利率上調,市民供樓負擔能力必受到影響。
為防範樓市風險惡化,政府決定全面將物業買賣印花稅倍增,最高稅率由交易額 4.25% ,調高至 8.5% ;其中 200 萬元或以下交易,稅款由現時 100 元,大增至交易額 1.5% ,以 200 萬物業交易為例,增幅高達 299 倍。除了指定豁免之外,「雙倍印花稅」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住宅或非住宅物業交易。
曾俊華又特別提到,香港非住宅物業市場同樣熾熱,去年升幅十分明顯,商鋪價格上升 39% ,寫字樓價格升 23% ,工廈價格更升 44% ,相關物業售價已經急升 1 倍半至 2 倍。
因此,政府亦將修訂《印花稅條例》,限制包括商鋪、寫字樓、工廈、車位等全部非住宅物業的「摸貨」交易,在簽訂「買賣協議」後就須繳付印花稅,而非等待簽訂「轉易契約」時才繳納。曾俊華指,做法是要跟住宅物業交易看齊,預計將增加炒賣成本,期望可阻止炒風蔓延,兩項措施均在即日凌晨零時開始生效,當局會盡快向立法會提交法案。
當被問到政府再次出招是否與發展商拆售酒店單位有關時,曾俊華予以否認,強調是基於樓市泡沫風險愈來愈高,又指政府並無一粒「銀子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一旦樓市泡沫風險持續上升,政府將毫不猶豫地再出招。
行政長官梁振英則發表聲明指,指今次措施亦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因為相關市場過熱同樣會對金融體系及整體經濟造成影響。
香港《文匯報》報導,曾俊華指出,今年美國經濟勢頭不錯,美聯儲加息可能早於市場預期的 2015 年,而美國一旦重返利率上升周期,香港息口必然會跟隨上升,屆時市民的供樓負擔能力一定會受到影響,樓價波動的風險也會大增,政府有必要推出新一輪措施,加強需求管理。
曾俊華再次提醒,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情況,有需要會再繼續推措施,更不排除將 BSD 和 SSD 推展至非住宅物業範疇。
「辛辣招」昨晚突襲,把全城發展商、地產代理及準買家殺過人仰馬翻,多個新盤搶在新招午夜生效前沽貨,其中新地的天晉2期閃電沽出 92 伙。另外,市傳華置拆售的「銅鑼灣地帶」昨晚亦急電已預留舖位的買家簽約,但有一半投資者臨時爽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