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股評論:3D不是萬靈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讀:《了不起的蓋茲比》上映后,影片3D技術的使用招致批評聲一片,MarketWatch專欄作家普萊蒂(Therese Poletti)認為,3D狂潮其實已經逐漸平息,這種技術不見得對每種類型電影都合適,相反由於成本的原因,對有些題材倒可能是弊大於利。

以下即普萊蒂的評論文章全文:


魯爾曼(Baz Luhrmann)對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經典作品《了不起的蓋茲比》的最新演繹已經招致了一片批評之聲,被指責為根本沒有準確地再現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由於聽到了這些聲音,我預計自己可能也不會喜歡這部電影。可結果看了之后,我卻意識到,這正是魯爾曼自己的用心之處,他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將這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故事和現在聯繫起來。事實上,《洛杉磯時報》的影評就是用了這樣的題目《換位思考,學會接納‘了不起的蓋茲比’》。

可是,對於該片的批評至少有一點是正確的,即作為賣點之一的3D技術在影片中完全是不必要的。

在電影行業,3D的起起落落其實也頗有一段時間了。早在1950年代,就掀起過一陣子3D影片狂熱,1953年的《恐怖蠟像館》等恐怖片更是將其推向了高潮。這狂潮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也曾經短暫再現,不過,好萊塢製片廠真正將自己的希望全部押在改良之后的3D技術上,還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達》在2009年大獲成功之后。根據Box Office Mojo的計算,《阿凡達》佔據了3D電影歷史票房排行榜的榜首。

使用這種新技術的影片製作成本更加高昂,要同時使用兩部攝像機拍攝一個場景,還只是多額外成本的一部分。因此,這種影片的票價也更加昂貴,這當然有助於拉高總票房數字。比如,在舊金山,3D電影的票價一般是在14美元左右,較之普通電影貴大約3美元。紐約的電影票價還要更高。不過,高票價也有壞處,比如會嚇住一些潛在的觀影者。

“最初的興奮與激動已經退潮,現在消費者再度開始重視起影片的整體品質來,並且會將票價和2D電影比較,確定值不值的問題。”惠譽的分析師們在最近的一份特別研究報告當中寫道,“惠譽相信,某些影片類型和其他相比,將會帶來更多的3D觀,具體的3D電影觀影人數的變化也將體現出這一區別。”

盡管毀譽參半(或者不如乾脆說是消極的評價更多),但是時代華納(TWX)旗下華納兄弟的《了不起的蓋茲比》在第一個公映周末還是獲得了5110萬美元的票房,只落后於另外一部3D電影《鋼鐵俠3》,后者在第二個周末入賬7250萬美元。《蓋茲比》的預算只有《鋼鐵俠3》的大約一半。[NT:PAGE=$]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紐約和長島,而拍攝主要是在澳大利亞完成,由於使用了3D技術,使得許多場景擁有了卡通片一般的效果。在很多時候,這樣的場景與其說加深了人們的印象,倒不如說是添亂。

魯爾曼2012年曾經在《紐約時報》上對自己的選擇做出過解釋說,自己是為了讓觀在面對一些關鍵場景,如蓋茲比和自己失落已久的愛人黛西及其丈夫在旅館房間中面對的一幕,能夠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魯爾曼說,他希望讓觀覺得自己“就在房間中”。他還表示,相信菲茨傑拉德也會擁抱這種新技術。“他是個現代派。”魯爾曼對時報記者表示,“他受到了電影藝術很深的影響。”

這位被譽為爵士時代歷史記錄者的小說家對於3D到底會做何感想,當然已經不可考。大家知道的是,菲茨傑拉德對於自己的作品被改編為電影和戲劇,往往都是非常在意的。1938年,他債台高築,正希望靠做電影編劇謀生,當時他曾經在好萊塢致信一位劇作家,對后者演繹自己另外一部小說《夜色溫柔》的方法感到不滿,“看在我的面子上,《了不起的蓋茲比》的舞台本可別再這麼處理了”。

然后,他寫下了長長的兩段文字,就這位劇作家的改編做出了建議和提出了批評。

這次3D觀影還是會讓我頭疼,眼鏡依然是那麼笨重,讓人很不舒服。正如喜劇演員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所揶揄的,影片尚未開演,“令人驚奇的”3D版本就已經“讓人覺得憧憬和疏離的主題撲面而來”。

諮詢公司nScreen Media的首席分析師迪克森(Colin Dixon)表示:“在有些電影當中,這技術是行之有效的,可‘蓋茲比’不在此列。”

惠譽的報告預言,從目前已知的電影上映日程表看來,2013年總觀影人數將有所減少。今年的這些電影“盡管還比較可靠,但確實沒有2012年那麼熱鬧”。此外,包括3D電影成本在內等諸多因素導致的票價上漲也是個原因。

與此同時,3D電視還是遲遲沒有走進家庭市場。迪克森表示,在2012年消費電子品大展上,關於3D電視的聲勢就很大了,可是到了2013年,還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家庭3D還沒有真正起步。”迪克森補充道,“而且我也看不到短期改觀的可能性,需要戴眼鏡是一個重大的障礙。”

今年夏季還有一系列更加令人激動的3D電影將要問世,包括預期很高的《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我們希望其他的電影工作者能夠從《了不起的蓋茲比》當中汲取教訓,將3D技術使用在動作、驚悚和科幻這些合適的題材身上。

寫完了本文,我是准備再去看看《了不起的蓋茲比》了——這次是看2D版。(子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