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谷歌欲用“無線氣球”技術繞過運營商搶地盤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谷歌公司擬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和東南亞地區建無線互聯網網絡,所用技術手段包括“無線氣球”。

其眼點是繼續以類似籃球賽場上“過頂傳球”(OTT)方式,繞過傳統因特網接入服務運營商,直接面向網絡用戶,增加廣告收入。


信息技術行業分析師認定,這家“硅谷”上市企業有意拓展空間,爭搶市場地盤。

用氣球

提及谷歌“新動作”,美國媒體無多“非議”。

確實,全球範圍內,以地域衡量,超過半數區域和人口現在沒有因特網接入點,谷歌介入,提供資金,參與設立和幫助運營無線網絡,看似“好事”。

技術層面上,谷歌打算採用一些“非常規”手段,其中之一是建造所謂“高緯度平台”,即啟用衛星和氣球,發射無線因特網信號。

依照美國《個人計算機雜誌》月刊記者戴維·墨菲25日解讀,這種技術手段並不是由氣象衛星承載常規無線信號路由器,在幾百平方公里範圍內實現無線信號覆蓋,而會啟用為電視頻道預留的無線電信號波段,可望穿透地面建築牆壁,傳輸更遠距離。

避爭議

在美國南部至少一個區域,谷歌正投入資金,建光導纖維網絡,以高速網絡介入因特網接入服務市場。

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南非多座城市,這家企業2012年秋季推出“免費區域”項目,向智能手機用戶提供免費接入,僅限於使用搜索引擎功能;如果用戶使用其他數據服務,會發生流量費用。

[NT:PAGE=$]谷歌以搜索引擎起家,如今涉足硬件和應用軟件,多數涉及移動信息終端,看似不向用戶收取費用,實際運營收入依賴於應用軟件所附廣告。

一段時期以來,谷歌在美國和歐洲遭受因特網接入服務商異議,即借助OTT手段盈利過程中動用這些服務商提供的“渠道”,卻從來不與這些渠道“分利”。

谷歌於是手自建網絡,在美國本土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在非洲,以搶佔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先機,避免與接入服務商再起爭議以及今后遭這些服務商“封殺”的可能性。

非“利他”

美國《華爾街日報》最先報導谷歌擬在網絡欠發達地區建無線網絡,但消息來源“匿名”;谷歌方面對這則新聞拒“回應”。

谷歌首席執行官拉裡·佩奇先前聲稱,推廣無線網絡出於“非營利目的”。

以發展中國家為潛在市場,谷歌在硬件領域所作努力之一,是以“安卓”作業系統為平台,開發廉價智能手機。

《華爾街日報》推斷,谷歌向欠發達地區擴張的用意“不複雜”,無非是促使更多人使用這家企業的硬件和軟件;在網絡接入從無到有的地區,谷歌任何進展都是“成就”,可以轉化為廣告“潛力”。

可以想象,擬議中的無線網絡如果實現預想,在欠發達地區爭取到大約10億用戶,谷歌會新增多大一份“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