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IPO大忽悠:皮上市的公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15 08:27


本報記者 陳浠 深圳報導

成為上市公司,是很多公司的夢想。


正因為如此 ,有這麼一批上市公司,為了上市,乃至為了上市后賬面的好看,而造假,我們可以視這些為“皮”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對投資者傷害至深。

大忽悠

財務造假是皮術的一大流派。

最近被發現的一個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事項。

彼時,萬福生科董事長龔永福對記者稱,“我們不想給投資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嘛,雖然也不想這麼做(財務造假)。我們前景是好的,后續發展也是好的。”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其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收1.88億元。

這意味,這家於2011年9月27日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披露的累計虛增收入,已高達9.28億元。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特點,更因為其賬務被農業公司的行業特點遮蓋。“農業公司交易方式有的很原始,即使真的業績造假,單看調整后的業績報表也不容易識破。”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訴記者。

有保薦人士認為,萬福生科存在難以被發現的虛假採購模式:公司將已實際入庫的糧食運出,以農戶的名義再次賣給糧食經紀人,后者再賣給公司,即一批糧食多次入庫,每次都有實際的入庫記錄。而關於萬福生科的造假手法,本報在《萬福生科造假鏈條:一粒金稻穀的霉變》中有詳盡報導。

而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財務造假“惡行”也於近日敗露。[NT:PAGE=$]

3月12日,紫光古漢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款。

紫光古漢的財務造假手法更多是通過關聯企業實現。其關聯公司湖南紫光藥業、衡陽中藥公司在紫光古漢虛增營業收入的不歸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款。

紫光古漢的財務造假手法更多是通過關聯企業實現。其關聯公司湖南紫光藥業、衡陽中藥公司在紫光古漢虛增營業收入的不歸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實際上,上市公司忽悠投資者的手段遠遠不止是業績造假,可隱藏貓膩的地方多不勝數。

“A股市場上市公司有2000多家,可供選擇的標的很多。不規範的,愛玩貓膩的上市公司易發生‘黑天鵝’事件,投資者最好遠離之。”一位大型券商的資深投顧對記者稱。

愛玩貓膩的公司大致可從交易所的公開譴責中見端倪。2011年至今,深交所公開譴責的公司包括ST天潤(002113.SZ)、承德露露(000848.SZ)、彩虹精化(002256.SZ)、振東製藥(300158.SZ)、美達股份(000782.SZ)、萬福生科等。而同一時間範圍內,上交所公開譴責的公司則有熊貓煙花(600599.SH)、*ST百科(600077.SH)等。

其中,彩虹精化的特點在於涉嫌用重大合同忽悠市場。主要問題在於未及時披露可能給其帶來巨額利潤的合同事項,未及時披露其子公司彩虹綠世界與深圳綠世界商談變更合同主體事項。本報曾率先發現彩虹精化的問題,在《彩虹精化重大合同調查》等報導中質疑。

涉礦故事容易觸發市場的興奮點,是“資本玩家”喜愛的題材。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零七股份(000007.SZ),本報2013年3月份發表《零七股份馬達加斯加探礦權收購調查:550億資源價值做局》、《零七股份詭異飆漲推手調查:研究員鼓吹神邏輯不足為信》等報導進行質疑,促使該公司連發公告解釋相關問題。[NT:PAGE=$]

上述公司均是上市之后才暴露問題,而蘇州恆久、勝景山河、新大地等公司則是IPO過程便遭狙擊,有心忽悠,可惜沒機會完成臨門一腳。

驟變臉

次新股,六月天。

那些IPO時言之鑿鑿的三年高增長的豐滿故事,到了上市次年,往往顯露出骨感現實。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3月14日,2012年在A股上市的155隻股票中,目前已發布業績預報,且凈利潤與去年相比預減的有42隻。其中,凈利潤同比預減50%以上的有9隻,預減30%-50%區間的有23隻。

預減幅度名列前茅為隆基股份(601012.SH)、珈偉股份(300317.SZ)、科恆股份(300340.SZ)、百隆東方(601339.SH)、廣汽集團(601238.SH)、中穎電子(300327.SZ)、富春通信(300299.SZ)、溫州宏豐(300283.SZ)、慈星股份(300307.SZ)、南大光電(300346.SZ)。

摘得變臉桂冠的為隆基股份,其2012年凈利潤同比預減幅度直達96%。而珈偉股份、科恆股份、百隆東方、廣汽集團等公司的預減幅度亦分別為91%、85%、80%、80%。

對於這樣的個股,投資者自然只能選擇用腳投票。前述預減幅度名列前茅的公司股票自上市之日起至2013年3月13日,股價跌幅均超過25%。其中跌幅最大的為慈星股份,跌幅為49%,股價幾近腰斬,科恆股份次之,跌幅為44%,而溫州宏豐的跌幅亦達到驚人的39%。

隆基股份這家光伏行業的西安公司,2012年1月底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2012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約1000萬-25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約96%-91%。公司對此的解釋主要指向光伏行業能階段性過剩、歐美國家對光伏業採取貿易保護政策等諸多因素的持續影響。

“業績變臉固然有大環境變化的原因,但公司在上市之時提前透支了業績能量亦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何況有些公司還是上市的時候已經知道業績已在下跌,但沒有任何相關提示。”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對記者稱。

實際上,證監會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及中介機構不盡責履職的問題,至今已對隆基股份、康達新材、科恆股份、南大光電等公司開出單,並對相關保薦機構出具警示函。[NT:PAGE=$]

證監會調查發現,隆基股份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均未在報送的會后重大事項檔案中如實說明相關情況,發行人也未在招股過程中作相應的補充公告,而康達新材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光大證券亦出現同樣的問題。

“對擬上市公司而言,已經走到了上市關鍵時點,為上市花出的成本已經很高,如果此時知道業績不行,要讓公司如實披露,乃至自行撤下材料等重新上市,這個選擇太難了。即使上市公司自己願意撤,牽涉到的諸多利益也不肯。所以嚴懲次新股變臉,更多還需要合理的制度來保障。”一位深圳上市公司高管曾對記者表示。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013年初表示,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周期變化等都會對企業的經營生影響,業績波動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凡是對投資者決策生重大影響的信息,都需要充分及時地披露。

相對能解決問題的方式是IPO財務核查。2012年末證監會對IPO在審企業掀起史上最嚴財務核查風暴,劍指財務信息失真、虛假及欺詐發行上市等隱疾。截至2013年3月14日,如今仍有849家企業排隊上市,但IPO“撤單”企業已攀升至30家,提前淹沒於黎明前的黑夜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