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人民幣5倍升值論 專家:不著調 誤導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期屢創新高,引發了市場人士對人民幣未來走勢的猜測。量子基金前合夥人、知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近日表示,在未來20年至30年時間,人民幣會保持升值趨勢,可能會升值300%、400%甚至500%(以2005年為基準),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取代美元。對此觀點,專家普遍認為太不著調,儘管人民幣目前仍處於上升通道,但是未來隨著匯改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民幣不可能只保持單邊升值態勢,有升有降的雙向波動將成為長期趨勢。
中新網報導引述《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截至6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735,較前一個交易日大漲71個基點,相比年初首個交易日,人民幣今年已累計升值1162個基點,再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人民幣的快速升值弊端正不斷顯現。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此前曾表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企業影響很大,企業對於遠期經營的信心普遍不足,「有單不敢接」的現象更為突出。商務部對國內外貿公司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77.5%的外貿企業在1月至4月期間的利潤明顯下滑,6.6%的外貿企業表示會影響其正常履約。
此外,人民幣升值過快過猛也會引發金融風險。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潘正彥表示,任何缺乏內在動力的資金推動型的價格上漲都是不正常、不可持續的,一旦失去套利空間和機會,跨境資本就必然源源不斷地流出,匯率就會大幅度向下,很可能引起外匯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破壞性不可低估。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走高主要是套利資金助推造成的。」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張斌分析認為,在歐債危機逐漸平息和多國推進量化寬鬆政策的背景下,境內外存在匯差和利差,人民幣相對外幣的吸引力再次增加,套利資金大規模涌入。
熱錢的不斷涌入也進一步加大了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野村證券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到今年底將升至6.05元兌1美元,考慮到人民幣交易匯率浮動區間可能從目前的1%至2%進一步擴大,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甚至可能降至6以下。
外資投行破「6」預期、羅傑斯「5倍升值」的大膽猜測,將人民幣升值問題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然而,國內專家學者對此卻並不認同,這種只升不降的論調將會誤導市場。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太高,對中國的經濟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30年的時間太長遠了,不好預料,但是羅傑斯給出的升值幅度顯然太高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表示,從長期來看,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國際匯市方面,人民幣匯率都缺乏上漲動力,因此這波上漲行情應該接近尾聲了。
事實上,在日元大幅貶值的外部環境下,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其結果對於全世界都是災難性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此時承諾「中國不會通過競爭性的貨幣貶值來提高國內的競爭力」的表態無疑表現出中國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會一直保持單邊升值態勢,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人民幣持續升值感到困惑,因為經濟基本面並不支援人民幣升值。她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經常賬戶順差註定會減小,外國直接投資增速也很有可能放慢,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應該是有限的。隨著本幣升值過快的負面影響浮現,再加上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表現,這一輪的人民幣升勢可能已接近尾聲,升值逆轉可能馬上就會到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