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離開」飛信的日子:神州泰岳收購手游 再「傍」中移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曾經過於依賴中移動飛信業務的神州泰岳,在這種「寄生」關係被撕裂而失去壟斷地位後,不得不踏上曲折的轉型道路:推出農信通、進軍電商,甚至潛入餐飲行業。然而,這些轉型並未取得成效,眼下,神州泰岳似乎又回到了圍繞中移動的老路上,同時還欲跟風步入手游市場,以求破題。


神州泰岳在轉型路上徘徊遊走,遠未到達成功的彼岸。

傳聞被證實:押寶手游

自7月11日起,神州泰岳發佈公告宣佈停牌,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後,市場圍繞此重組的猜測版本眾多。

據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停牌系收購手游資產,收購標的是手游研發公司殼木軟件,收購價格在6億~8億元。至今,神州泰岳未就猜測有正面回應。

在神州泰岳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有網友詢問市場有關神州泰岳收購殼木軟件的傳聞,神州泰岳回覆「以公司最終公告為準」。

同時,神州泰岳在互動平台上稱,「遊戲是公司在互聯網業務戰略中的組成部分,此次併購重組,是基於發展公司互聯網業務板塊的考慮,本項目通過收購遊戲公司,一方面提升遊戲業務的規模,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公司在海外互聯網運營業務的協同發展。」這樣的官方回應,增強了傳聞的可信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神州泰岳戰略投資與證券管理事業部總經理、證券事務代表張黔山,他表示,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的答覆確實說明重組涉及手游收購。遊戲是公司一塊業務組成部分,具體內容需要審批後最終公示。

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士丁道師表示,手游是所有移動互聯網應用裡盈利能力最強的板塊,此外,神州泰岳的飛信業務雖然已推出多年,也有收費的會員體系,但一直沒找到明確的盈利方式,而手游業務或可與飛信業務的會員體系進行捆綁,以實現變現。

據悉,殼木軟件成立於2009年8月,是國內第一家獲得Google官方認證的AndroidTopDeveloper。截至2013年8月,殼木軟件共推出12款Android遊戲,其中 《小小帝國》的月流水已過千萬。[NT:PAGE=$]

新不如舊:再「傍」中移動/

除了手游收購傳聞外,8月15日,神州泰岳發佈公告稱,計劃以超募資金5500萬元收購蘇州優峰、北京泛亞太等持有的廣通神州100%股權。

據公開的收購方案顯示,廣通神州成立於2005年6月,註冊資本2588萬元,主營業務為面向國內移動互聯網運營商提供移動互聯網及無線增值技術服務。截至今年4月30日,廣通神州淨資產1838.66萬元,去年淨利潤675萬元,今年1~4月淨利潤虧損545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545萬元。此次收購價5500萬元,相比其淨資產溢價約200%。

此番收購廣通神州是否和停牌重組內容相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神州泰岳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看到,對於此問題,神州泰岳明確回覆稱,「公司對廣通神州的收購不是此次重組收購事項。」

如果與重組事項無關,對於這樣一家盈利水平一般的企業,神州泰岳願意溢價兩倍收購,背後恐另有目的。

張黔山對此解釋說,從單一維度講,廣通神州是互聯網公司,屬於輕資產公司。從未來收益角度看,8000萬就是7倍的PE,溢價兩倍在整個收購中是合理範圍。

神州泰岳在公告中表示,廣通神州是中國移動手機動漫業務的主要支撐廠商,參與支撐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MobileMarket動漫相關業務、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因此,廣通神州在中國移動手機動漫、無線城市、互聯網質量提升等方面有較為豐富的成功案例以及成功的產品線,是中國移動手機動漫業務及無線城市業務的核心合作夥伴。收購完成後,有利於拓展公司互聯網運營支撐類業務的覆蓋範圍,提升公司在互聯網運營支撐領域的行業競爭力。

由此可見,神州泰岳在完成廣通神州的收購後,將圍繞中國移動開展手機動漫業務。而在過去的6年中,神州泰岳的主要收入都來自中國移動的飛信業務。此次收購再次表明,神州泰岳想繼續「傍」中國移動,以維繫其營收增長。

「手機動漫業務應該不會是戰略性的業務。別看動漫的群體基礎面很大,其實消費能力非常有限。收購該公司或許與神州泰岳長期跟中移動的合作關係有關。」丁道師分析稱。

成也飛信,敗也飛信/

不管是手游收購傳聞還是吞下廣通神州,這些皆為神州泰岳尋求轉型的個案突破,背後卻暴露出飛信業務異動隱藏著的危機。[NT:PAGE=$]

2011年10月31日,神州泰岳遇到了上市以來最大的危機,不僅與中國移動現行的飛信合同即將到期,且今後簽約週期改成一年。

自今年6月初飛信業務發生變數後,神州泰岳一直在尋找新的盈利業務,並在與中移動關於飛信業務的競標結束後,宣佈停牌重組。到了7月10日,神州泰岳又以「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宣佈自7月11日開市起繼續停牌。

今年4月15日,神州泰岳就曾宣佈停牌,當日晚間,神州泰岳發佈公告稱,其與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已就飛信服務的續約問題完成談判。自2013年6月30日起,能否續約將取決於其參加飛信服務商的競標結果。

由於神州泰岳自去年底開始一直未公佈與中國移動飛信業務的合作情況,業內猜測4月15日的停牌正是為宣佈相關細節做準備。事實證明,在此過程中,神州泰岳完成了對中移動飛信業務的競標。

今年6月4日晚間,神州泰岳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新媒傳信科技有限公司中標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飛信業務四個子項目中的三個子項目,合計中標金額39978.4萬元。此次飛信招標總計63847萬元,神州泰岳中標金額佔62.64%。

神州泰岳稱,此次中標項目的金額佔公司2012年度營業收入的28.37%。另有一個飛信業務無線產品的子項目則被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軟件國際中標。

以上公告意味著已為飛信服務6年的神州泰岳,將不再獨享中國移動飛信技術服務,其壟斷局面被打破。自6月5日起停牌一個多月的神州泰岳隨即宣佈復牌。

自2009年上市以來,由於手握中移動的飛信大單,神州泰岳倍受投資者追捧,曾以收盤價168.84元擊敗貴州茅台,成為A股第一高價股。然而此後,其股價不斷下滑,8月18日,收盤價已跌至19.34元。

一直以來,飛信業務都是神州泰岳最重要的一塊業務,甚至能直接決定神州泰岳的生死存亡。失去了對飛信業務的壟斷,無異於失去了「現金奶牛」。

事實上,神州泰岳上市三年多,飽受爭議,原因之一便是市場一直對其單一客戶中國移動有所顧慮,投資者擔心公司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運維比例過少。[NT:PAGE=$]

對此,神州泰岳在投資者平台上表示,「其實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戶,這是運維管理業務的市場需求特點所決定的。其中,在三大運營商中,移動的經營體量最大。聯通、電信領域我們也深耕多年,並保持著長期的業務合作夥伴關係,目前在運維管理業務中的比例為30%~40%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看到,關於飛信業務的詢問,神州泰岳回覆,「飛信中標後開發運營一切正常,目前合同仍在商定之中。」

張黔山說,「從我們的維度講,開發是比較正常的狀態,戰略問題應該由中移動來回答。」

艱難探索新盈利點/

實際上,神州泰岳一直在有意擺脫對飛信業務的過度依賴。

針對廣通神州的收購,8月15日,神州泰岳發佈的《獨立董事專項意見》稱,「經過多年的業務實踐與積累,公司已形成了以運維管理、互聯網運營服務為核心,並兼具電子商務、物聯網的業務架構,其中包括中國移動 『飛信』、『農信通』的開發及運營支撐業務。」

在轉型的路上,神州泰岳曾把希望寄託在農信通上。在2011年下半年農信通即將全國鋪開之際,民生證券曾大膽預測,預計2011年末全部農信通用戶將達800萬戶,收入1億元左右。然而事實上,2011年農信通的營業收入僅為5563.74萬元,雖然增速較2010年增長75.19%,期望以此代替飛信的願望徹底被打破。

運作3年多,農信通現仍處於燒錢階段。據中報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農信通項目的營業收入為3846萬元,但營業成本高達1617萬元。運作農網的主要平台——重慶新媒農信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僅1839萬元。

神州泰岳也曾將轉型希望寄託於電商領域,並於2011年註冊了電商公司,向餐飲行業進軍,開展包括第三方訂餐服務、食材供銷的電子商務、餐飲企業信息技術服務等業務;推出了包括手機遊戲、「翻東西」、電子商務平台型網站51點菜網等自有互聯網業務。

與大部分電商平台燒錢一樣,據中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神州泰岳基於食材的電子商務業務收入1580萬,但運營成本就高達1532萬元,毛利率僅為3.04%。

張黔山對此回應稱,在財報中可以看到,農信通上半年與去年相比,業務同期是增長的;電商業務在高層中的定位還在積累、內控和信息化建設階段、市場培育期。

由此可見,在尋找新的盈利點的道路上,神州泰岳走得並不順利。在艱苦摸索了近三年後,神州泰岳再次把目光鎖定了與中移動相關的業務上,以及當下資本市場最鍾愛的手游領域。

丁道師認為,「神州泰岳未來遊戲的戰略,將涵蓋遊戲開發、平台運營等內容。手游盈利能力不僅無爭議,而且對於神州泰岳來說也是一片藍海,可以拉動其低迷的股價。」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