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年終盤點及展望:考驗才剛剛開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華南新聞中心 劉民江 發自深圳
和訊網訊 2015年大幕徐徐落下,回首過去的一年,p2p行業發展迅猛,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p2p行業2015年10月歷史累計成交量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預計2016年全年網貸成交量或超過3萬億。2016年,隨著行業公信力的提升,p2p網貸投資逐步被社會大眾所認知,預計明年的投資人數或超2000萬人,借款人數約為1000萬人。
在行業逐漸獲取投資人信任的同時,e租寶、大大集團等平臺的倒下,為行業蒙上陰影,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近幾日,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紛紛傳出已暫停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而隨著最終監管意見落地,監管逐漸嚴格的趨勢下,對草根、草莽出身的p2p平臺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2015年關鍵詞一:“監管”
2015年7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明確了個體網絡借貸機構的資訊中介性質,明確指出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在《指導意見》中也對互聯網保險、信托、基金,股權眾籌融資等方方面面做出了說明。
《指導意見》一出,p2p平臺喜憂參半,喜的是作為資訊中介可以最大化的降低風險,憂的是,做了資訊中介投資者就必須風險自負,這會導致部分資金抽離。
也許是監管層看到了行業內的隱痛,7月18日《指導意見》出臺后一個月內的時間,各項監管意見頻頻頒布,僅在8月份,最高法發布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證監會下發《關於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國務院法制辦就《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 (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務院法制辦發布了《融資擔保公司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一系列規定的出臺為行業建立行為準則,加上運營平臺數量的增加進一步加劇了中小平臺的生存壓力,不適合的平臺逐漸被淘汰,據數據分析,相比於2014年,2015年跑路、停業類型的問題平臺數量占比出現了增長,分別為55%和15%。
最最重磅的訊息則發生在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了《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為行業劃定12條紅線,有的平臺面對監管條例不知所措,有的平臺隨即啟動整改計劃,未來,p2p行業一場大謀變將拉開帷幕。
2015年關鍵詞二:“退出”
隨著《征求意見稿》落地、互聯網金融被列入“十三五”規劃、高層多次發言表示支援互聯網金融,這都意味著p2p網貸行業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監管意見落地,行業準入及運營門檻隨之提升,大量不合規平臺退出。
變化發生在今年6月。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2015年1月到5月新增平臺數量超過問題平臺數量,但在6月份,新增平臺數量為81家,同期問題平臺達到92家,問題平臺數量首次超過新增平臺數量。7月份,當月新增平臺為86家,問題平臺數量為94家。由於政策出臺,導致了行業首次新開通平臺數量低於退出平臺數量。而據另一家第三方平臺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指出,2015年以來,問題平臺達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其中以6月、7月、12月問題平臺數量最多。
可以看出,監管意見的出臺對問題平臺的爆發產生了推動作用,其中,12條紅線為行業建立“遊戲規則”,不少違規平臺開始加速跑路,使問題平臺呈大幅爆發的態勢。
據業內人士預測,由於監管細則征求稿已經落地,競爭壓力加劇,受股市大幅波動影響,預計2016年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或許不會大幅度增長,未來,新開通平臺數量也許將繼續低於退出平臺數量。
2015年關鍵詞三:“雷”
在監管意見“靴子”落地的那一刻,伴隨著的還有部分巨頭平臺的轟然倒下。12月3日,有訊息爆出,e租寶相關人員被帶走調查,12月8日,新華社發布訊息,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e租寶”網站以及關聯公司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中涉嫌違法經營活動,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e租寶方面稱,在此期間,網站及線下機構停止推廣、發布新產品,亦暫停其他日常業務。
而這個成交總額突破728億,截止至2015年11月30日,待收余額高達524.89億的平臺的轟然倒下,讓行業震動。
e租寶不是“一個人”,大大集團也受到e租寶事件影響,遇到資金兌付方面的困難,甚至不能按時發放工資。大大集團甚至希望通過逼迫全體員工購買公司內部產品來度過危機,此舉引來內部強烈不滿。目前,大大集團涉嫌違法已被警方調查。
據其官網資訊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大大集團已在全國開設23家省公司、4家直轄市公司、229家市公司、374家分公司,717家支公司。可就是這么一家看似實力強大的企業,也轟然倒下,可見光鮮的表面並不能代表實質,很多平臺並沒有如宣傳中的那樣強大!
2015年關鍵詞四:“考驗”
從2014年,互聯網金融元年開始,行業高速發展,到2015年的野蠻生長過渡期,2016年,將是監管元年,隨著《征求意見稿》的出臺,12條禁止性紅線落地,資訊披露要求將越來越高、一站式理財平臺被明確叫停……行業已走到發展的分叉口。
在監管條例落地的背景下,相信相關執法部門也會對p2p網貸行業進行秩序整頓,這會對建設一個健康良好的發展環境有著積極作用,但一些網貸平臺拆標現象較為嚴重,加上資金實力和風控能力較弱,一旦在整頓過程中發生負面訊息,很難存活。
2016年,大鱷也將持續進場,傳統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金融謀求轉型,業內平臺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2015年行業內並購、上市已初現苗頭,延續這一趨勢,2016年行業並購、ipo(借殼或海外上市)將會不斷涌現,巨頭甚至是寡頭將浮出水面,中小平臺到底是“抱大腿”還是精耕細分領域仍待考察。可以看到,雖然監管意見限制網貸平臺發售標準化金融產品,但持牌平臺會陸續出現,一些行業領頭平臺將往真正的大平臺方向發展,甚至是劍指“互聯網+大資管”。
回顧2015的同時展望2016年,行業也許會迎來以下新變化:
2016年關鍵詞一:“海外”
宜人貸赴美上市了,點融網與韓國的韓華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利用點融網技術在韓國提供貸款和其他網上金融服務……2015年行業內企業的嘗試無疑會起到示范效應。2016年,會有越來越多的p2p平臺瞄準海外市場進行拓展,不管是赴美上市還是與國外金融機構聯手展開合作,海外市場將成為p2p行業的新藍海。
2016年關鍵詞二:“移動端”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9.5億,移動設備的使用率高達85.8%,利用手機和平板上網時間總計達到146分鐘,占42%,遠超pc互聯網(100分鐘,29%)和電視(60分鐘,17%)。對用戶而言,移動端設備的使用黏性越來越高,未來,p2p行業如何將移動端開發成為資金主要入口,更加有效的尋找投資者,值得行業思索。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方面,如何在app、手機網站以外的形式玩出更多的花樣,吸引用戶眼球,值得期待。
2016年關鍵詞三:“創新”
2015年p2p行業拼的是什么?拼的是“爹”,各種國資背景、上市背景,更多的也許是拼獲客、拼流量、拼廣告了,但是能夠在產品方面進行創新的確實少之又少。2016年,p2p平臺能否在醫療貸款、保險大類、婚禮貸款甚至是資產證券化等方向進行產品創新將成為未來行業亮點。
2016關鍵詞四:“多樣化”
p2p行業明年做什么?還是車貸和房貸嗎?在“資產荒”的面前,行業內公司需要尋求業務類型的多樣化,在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資產證券化等垂直化業務上發力。而在2015年開始發展的消費金融、大學生分期貸甚至是供應鏈金融,將在2016年繼續發展。雖然這些行業在我國規模偏小,但具備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