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豐慧:銀聯心機「眾所周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29 10:12
◎余豐慧
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戰爭,因「帶頭大哥」支付寶的公開聲明而再度升級。8月27日,支付寶突然發佈聲明稱「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眾所周知的原因」劍指銀聯。
兩個舉動暴露銀聯 「心機」:首先,8月22日,銀聯曾將第三方支付企業召集開會並解讀 《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銀聯強調,跨法人交易發送方式不得繞過銀聯,否則將處以萬分之九的罰款。其次,從去年開始,銀聯就一直在表示要規範支付市場,就在7月召開的董事會上,銀聯就將「收編」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意圖公之於眾,提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非金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業務遷移,統一上送銀聯轉接;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
銀聯不遺餘力地覬覦非金融支付機構POS業務目的何在呢?目前市場提供的POS終端收單每筆向商家收取0.35%到0.8%的服務費。銀聯POS機的結單手續費根據7:2:1比例分配。最後這10%,是銀聯收入的重要構成。由於非金融支付機構線下POS業務90%沒有經過銀聯,而且這種趨勢還在擴大,不但使得銀聯少收「買路錢」,而且對於在收「買路錢」業務直接構成威脅。這對銀聯無疑是一塊肥肉,對商家和消費者卻可能承擔轉移成本。銀聯極力 「收編」第三方支付,其實是本著收取「買路錢」的巨大利益而來。
令人奇怪的是,銀聯作為企業卻扮演著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雙重角色。銀聯出台文件對第三方支付進行所謂的規範,貌似在扮演政府管理部門的職責。但作為經營機構且與自己利益密切相關,這種規範文件是否有法律效力,值得商榷。因此,第三方支付企業有權選擇是否接入銀聯通道。
筆者認為,銀聯出台文件 「收編」第三方支付業務有壟斷之嫌。目前,銀聯完全壟斷了銀行卡跨行清算渠道業務,並從中獲益匪淺。沒想到半路殺出個以支付寶領銜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居然與銀行私下連接繞過了銀聯開展線下支付清算業務。面對地盤和利益雙重受損,豈能坐視不管?只有強制性「收編」或者迫使其退出市場,才能徹底壟斷跨行清算業務。這樣的話,壟斷的面目就出現了。
銀聯「收編」第三方支付業務不利於金融支付業務創新。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表示,支付寶停止線下POS業務,是銀聯意圖強制「收編」第三方支付企業的信號,會使整個行業發展出現倒退。在國家鼓勵金融創新的大背景下,不僅有壟斷之嫌,而且不利於行業發展,甚至是對創新的扼殺。
銀聯「收編」第三方支付業務將侵害客戶和消費者的利益。90%以上的互聯網支付不接入銀聯網絡,且與銀行議價能力較強,只承擔銀行的費用且費率平均僅為0.1%左右。通過銀聯轉接後,費率將增加到0.3%~0.55%。增加的費用可能直接轉嫁給商家和消費者,市場必將受到衝擊。
因此,必須理順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管理體制。筆者認為,人民銀行是唯一的管理機構,銀聯不能繼續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銀聯壟斷跨行支付清算業務的格局應該打破。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