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高額罰款+潛在損失 業內憂光大證券最終被收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新京報》消息,光大證券(601788-CN)「烏龍指」事件繼續發酵。光大證券發佈昨(1)日公告稱,公司助理總裁楊赤忠和董事會秘書梅鍵已於8月31日提交辭職報告。此前證監會8月30日通報,光大被罰沒5.23億元(人民幣,下同),5名高管罰款總額達260萬元。光大證券此次損失規模高達7.71億元,未來還得面臨自營業務被停止等潛在損失,業內擔憂,光大證券恐重蹈當年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萬國證券的覆轍,最終被收購。

中新網報導,光大證券9月1日發佈公告稱,8月31日,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助理總裁楊赤忠、董事會秘書梅鍵的辭職報告,楊赤忠申請辭去公司助理總裁職務,梅鍵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公告稱,在公司正式聘任董事會秘書之前,由公司副總裁薛峰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至此,受累「烏龍指」事件,公司已有3名高管相繼辭職。此前,作為此次重大風險事故的核心人物,公司總裁徐浩明已經辭職。因烏龍事件多位券商高管引咎辭職,在A股市場上尚屬首例。

此前,光大證券內部人士在事件之初確認公司策略投資部門負責人楊劍波被公司暫停職務,協助監管部門調查處理。策略投資部正是造成A股異動的「罪魁禍首」。

8月16日,光大證券自營部門發生交易系統錯誤,在進行ETF套利時下單234億元最終成交72.7億元,大量買單瞬間推升滬指5.96%,造成當天A股和股指期貨市場大幅波動。隨後披露的資訊顯示,當天在市場尚不知悉的情況下,光大證券做出了借道ETF賣出股票和股指期貨鎖定虧損的措施。證監會在調查後認定這一行為是內幕交易。

8月30日下午,證監會通報了對「8·16」光大證券事件的處罰結果,光大證券被罰5.23億元,除固定收益外的自營業務被暫停;暫停批准公司新業務的申請;責令公司整改並處分有關責任人員。

對徐浩明、楊赤忠、沈詩光、楊劍波分別給予警告、罰款60萬元並採取終身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公司董秘梅鍵也因為輕率否認烏龍交易而被罰20萬元。5名高管因「烏龍指」事件遭遇罰款總額達260萬元。

光大證券昨日發公告表示,公司已經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光大證券已於8月30日停牌,停牌前光大證券報10.07元,較烏龍交易事發前下跌17%。按照341800萬總股本計算,公司市值蒸發70億。

《經濟參考報》報導指出,對於光大證券而言,高管的紛紛離職可能只是一場劇烈動盪的開始。單從財務來看,光大證券此前曾表示,當日盯市損失約為1.94億元,再加上此次罰沒的5.23億元,即使不計算自營業務停止、新業務暫停審批以及後續投資者索賠訴訟帶來的損失,光大證券此次損失的規模也將達到7.71億元之巨。(接下頁)

[NT:PAGE=$]

除了上述可以初步計算的損失外,光大證券還面臨巨大的潛在損失:一方面,因自營業務被停止,光大證券目前擁有的大量股票無法賣出,將嚴重影響其現金頭寸;另一方面新業務的暫停審批以及資金緊張,也會使得光大在創新業務發展上大大落後於其他券商,在競爭中處於極度不利的位置。

一位證券業人士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光大證券可能重蹈當年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萬國證券的覆轍,最終被收購。「光大證券的命運取決於背後光大集團的態度,考慮到券商牌照資源的重要性,破產及被兼併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毋庸置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受到人事動盪及整改的影響,其各項業務都將不可避免受到波及。」

簡歷

徐浩明

原光大證券總裁。歷任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裁、總裁。今年8月22日,辭去光大證券董事和總裁職務。

楊劍波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總經理。2006年後,著手研究光大證券結構性產品。2013年8月20日被光大證券停職。

楊赤忠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兼研究所所長。歷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光大證券證券投資部總經理等職。

梅鍵

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發生後,董秘梅鍵對媒體稱傳聞屬子虛烏有。但三小時後,光大公告就否定了梅鍵的說法。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