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展望之社會轉型:Gig型經濟崛起 YZ世代佔領職場 文化丕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Fiverr服務網站,賣家買家自行交易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近年愈來愈多打工仔嫌辦公室工作生活太困身,不能自主分配時間,改為投身自由工作者行列,或利用新興「個人對個人」(peer to peer,簡稱P2P)服務平台賺錢,自己做老闆,西方形容此為「Gig型經濟」(Gig Economy)。美國去年新增近80%個體戶,當中包括一些辭掉工作創業的人,而8成個體戶受訪時均滿意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況。
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80後和90後等千禧世代明年將佔當地勞動人口75%,這一代通曉科技,對打工賺錢有另一番見解,他們重視工作內容及對生活的影響、追求興趣多於薪金多寡及社會地位,同時希望能維持私人時間的靈活性。美國最近一項調查便顯示,多達79%年輕人考慮辭去傳統工作,轉職自由工作者。
買賣租屋截車 踢走中間人
過去自由工作者和需求服務的公司、買賣服務的雙方,均由人力資源公司充當中介者代為配對。近年美國興起如「Fiverr」等新平台,把服務當成產品般買賣,讓賣家、服務提供者在該網站推銷其服務,買家則可按需要自行搜尋服務提供者,毋須再經中間人,如網購般簡易快捷,改寫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
旅遊住宿預約網站Airbnb、汽車接載服務應用程式(app)Lyft及Uber是其他例子,雖然它們過去一年掀起非法營運及牌照等爭議,但未有影響其受歡迎程度。美國波特蘭最近開始發放牌照,准許屋主短期出租住宅;每年吸引多國跑手、規模盛大的紐約馬拉松亦選擇Airbnb當贊助商之一。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分享型經濟專家孫達拉拉賈恩指,P2P的服務買賣模式及分享型經濟將成為主流。
手機上網普及 邊旅行邊工作
智能手機及上網服務普及,工作彈性亦隨之增加,可隨時隨地處理工作,不必再被地理位置所困。未來一年工作和旅遊將呈二合一的趨勢,自由工作者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工作,寓工作於娛樂。
美國失業率從去年7%跌至5.8%,當中大部分新增職位均來自小型企業,反映小企及個體戶已成為推動美國經濟的關鍵角色,此趨勢料將延續。
自從電郵、智能手機及即時通訊程式(app)等面世,不少上班族下班後甚至放假期間仍要處理工作,變相工時增長,但這不代表生產力會相對提升。大企業明瞭「帕金森定律」,認為若員工能準時上下班,便能更有效率地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工作,估計明年企業將趨向回歸到未有科技的年代,恢復「朝九晚五」上班時間,下班就是下班、放假就是放假。
Google德戴姆勒成代表
為了讓人類控制科技而非相反,西方企業紛紛引入新制度,例如Google在愛爾蘭都柏林的分部會在員工下班離開公司時,沒收其公司手機;德國汽車公司戴姆勒在員工放假期間,則會刪除發送到其電郵收件箱的郵件。
至於企業在過去數年一直聲稱要一切從簡、奉行「少即是多」的理念,估計今年將確實推行,例如減少無謂會議、縮短備忘錄、簡化工作評估等等。
這些轉變對上班族來說無疑是大好消息,更能平衡工作與生活,家長可享受更多親子時間,相信亦有助減少為陪伴家人而辭職或轉任兼職情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女性更有望成為最大得益者,有助增加晉升機會。(接下頁)
[NT:PAGE=$]
踏入2015年,1980年後出生的千禧世代(又稱「Y世代)已投入職場一段時間,估計明年將在美國勞動市場佔最大比例,而1995年後出生的「Z世代」亦即將投身社會。外界過去一向對新生代冠以懶惰、不努力及好高騖遠等標籤,但專門研究千禧世代的肖貝爾認為他們普遍受高等教育,而且更樂於包容及分享,將會改變職場文化。
愛分享互助 多騎牛搵馬
分析指,千禧世代普遍喜愛學習新知識及尋求轉變,加上富有創意,善於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能適應當今變幻莫測的經濟,令他們在職場逐漸建立地位。新一代重視性別平等,亦有助收窄兩性長久以來的工資差異,而網絡分享文化流行,亦令他們更懂得與同僚分享及互助,改善職場惡性競爭。另一方面,他們重視僱主開誠布公,或有助勞資雙方改善溝通。
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當地80後失業率降至2008年以來新低,加上不少人開始成家立室,搬離父母居住,明年有望成為物業市場最大買家群。推而廣之,千禧世代影響將逐漸擴展至經濟其他領域,從上一代手中接棒。
不過,千禧世代員工流失率一般較高,調查指他們當中58%不願留職多於3年。分析指沉重學債令他們傾向「騎牛搵馬」,對工作欠缺歸屬感。要留住年輕僱員,其中一些方法包括僱主改善工作環境,或是推動同事之間成為朋友。
科技持續發展,機械已取代過去不少生產工序,但零售等服務行業仍需要真人工作,企業亦需要大量管理人才,在企業發展上出謀獻策,瞄準市場需要迸發創意。現時美國出現管理人才荒,甚至有爭相挖角的現象,令管理人才薪金水漲船高,相信機器大量淘汰勞工的時代已成過去。
時薪達466元 學歷愈來愈高
美國社會求才若渴,其中管理人員供應顯然不足。分析指目前職場有足夠接線生及文員等初級職員,但高級勞工嚴重不足,情況未來一段時間仍會持續。當中擁有公關、零售及市場推廣等多種技能的管理級人員更是天之驕子,相信明年時薪可升至60美元(約466港元),是當地最低工資的8倍以上,而且仍有大量上升空間。
高層員工供應不足,但發達國家教育持續發展,令學歷愈來愈高,擁有中學學歷的年輕人已難以找到報酬不俗的工作,令進修成為在職人士常態,部分企業更提供進修津貼,鼓勵員工自我增值。分析指,在職進修與職場需要接合,預料企業未來或自行設立進修部門,培訓員工。
明年至2060年間全球60至79歲人口料增加131%,是年輕人口增長的5倍。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1970年代全球人口年齡結構形狀如金字塔,生育率高導致底層年輕人口最多,頂層年老人口最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人均壽命延長導致老年人口增多,相反生育率下降令年輕人口萎縮,2015年「人口金字塔」已開始變型,向圓拱形發展。學者預測若當前趨勢延續,全球人口結構到2060年會變成圓柱狀。
專家預測,2015年全球15歲以下人口佔整體10%,但15至50歲人口也佔9.5%,驟看之下會誤以為兩者屬同一組別。1970年代年輕人口不但佔絕大多數,亦是增長最快速的人口組別,但在1970至2015年間,相比20至39歲人口增加128%,0至19歲人口僅增長42%。
生育率下降
學者認為,在1970至2015年間,生育率下降是引致人口結構改變的最大因素,相反在明年至2060年間,人口老化將變成最大影響因素。如今小型家庭已成為社會標準,生育率下跌速度放緩,幾乎所有人都要較父母更「長命」,尤其是在發達國家。
學者預測,明年至2060年間,全球60至79歲人口會增加131%,增長率是年輕人口的5倍。世界銀行估計,2060年全球人口會由72億人增至95億人,當中2/3增幅來自40至79歲的年齡層,而非年輕人口,意味年輕人口在結構比例上將不再佔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