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馮海寧:樓市調控 政府與市場能否明確分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透露:“房地產政策的整體思路將是政府與市場各自分工明確,為此可能會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標杆性文件。”聶梅生認為:“地方政府的動作有緊有鬆釋放出一個信號,可能預示著今後中央將更多地放權到地方政府,不再是一個藥方管全國。”

這篇報導傳遞出兩個清晰的信號:一是政府與市場要明確分工,行政的歸行政,市場的歸市場。市場對這種分工期待已久,而目前準確地說中國樓市是“政策市”,主要看政府臉色。二是今後樓市調控不再是出台一個藥方全國一起“吃藥”,而是要放權給地方。這是地方政府所期待的。


如果推行這兩種改革思路,好處不言而喻。就“政府與市場明確分工”這一點而言,的確符合本屆政府的改革思路,在今年3月的中外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就明確指出,轉變職能則是釐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這樣做,政府既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還能增強市場活力,減少權力腐敗的機會。

政府與市場如何分工呢?聶梅生透露,政府的著力點將放在市場監管、保障房等問題上,其他的則交由市場解決。如果是這樣的改革思路,無疑符合各方期待。但是,這會引發不少問題,比如說,從政府職責來看,保障房這項職責很清楚,但市場監管這項職責卻很不清楚,究竟哪些問題該歸政府管,哪些問題該由市場自己來解決,似乎很難截然區分清楚。

最近全國密集出現多個“地王”,9月4日北京單價“地王”誕生;9月5日上海、杭州、蘇州三地一日三個“地王”。這個問題該市場管還是該政府管?如果交由市場來管,市場管不了,因為土地供應在政府手裡。如果交給政府來管,尤其是放權給地方政府,恐怕會製造更多的“地王”,因為“地王”可以帶動地價上漲,為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

房價上漲過快,該市場管還是該政府管?如果讓市場自行調節房價,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供應量,但是,房屋供應量並不完全取決於市場,還取決於土地、信貸等要素。而土地等要素還是在政府掌握之中。如果房價交由政府來管,就有可能出台限購、限售、限價等行政干預措施。一旦政府來管理價格,市場規則往往就會失靈。目前的中國樓市就是這種狀況。

在筆者看來,政府與市場明確分工這是必然趨勢,但道路還很曲折:首先土地、信貸等要素還是政府說了算,要想讓政府放權並不容易。如果土地不能實現自由交易,必須要通過地方政府出讓,那麼,地方政府就會通過控制土地供應量和供應節奏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中國樓市的市場機制很不健全,主要表現為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合理。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但《土地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以及房地產稅制都不健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還很不利於市場公平競爭。只有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競爭,才能發揮出正常的作用。一個不健全的行業或市場,必然會出現畸形的競爭和畸形的價格。

政府與市場截然分工,看上去似乎不太現實。但是,仍要朝著這個方向來努力,重點與難點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很難去釐清,政府在什麼情況下該出手什麼情況下該收手,標準也難以去界定;一個是必須有土地改革、財稅改革配合才能完成,但這些改革能否達到應有目的,是一個未知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