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圍城效應顯現:多家企業逃離美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來6家企業宣佈私有化 僅1家上市 價值被低估、戰略調整是重要原因
“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赴美上市正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座圍城。26日,7天連鎖酒店召開股東大會正式通過了私有化協議,成為今年第四家完成私有化退市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企業。記者查詢發現,今年來中概股私有化勢頭強勁,已有6家企業宣佈“撤退”。相比之下,中概股上市持續處於“深寒之中”,多家企業排隊赴美IPO,但今年以來僅有一家企業成功上市。
文/記者索冬冬
“城內”:多家企業“逃離”美股
去年9月,7天連鎖酒店收到以聯席董事長何伯權與鄭南雁為首的一個股東集團價值約6.35億美元的私有化收購要約。本月26日,7天連鎖酒店召開股東大會正式通過了私有化協議,成為今年第四家私有化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企業。分析指出,公司股價、市盈率被持續低估是其私有化的重要原因。7天創始人鄭南雁則表示,私有化將有利於公司未來的靈活化運作。
去年中概股上市持續處於“深寒之中”,而相比之下,多家中概股企業則是集中“撤退”。去年包括諾康生物、思源集團、分傳媒等多家企業宣佈私有化退市。
投中集團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收到私有化要約的6家企業中,柯萊特、文思海輝及軟通動力均為軟件外包行業企業,加之去年宣佈私有化交易的宇信易誠和亞信聯創,中概軟件外包企業已全部撤離美國資本市場。
PE機構與管理層收購相結合已成為中概股私有化的重要模式。在近年來IPO受阻、PE機構退出壓力猛增的情況下,PE通過幫助私有化企業實現轉板或回歸A股,依靠不同資本市場之間的價值差異實現豐厚的退出回報。
中概股價值被低估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中概股企業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海外投資者對教育培訓、游戲行業等中概股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興趣,一些有“故事”的互聯網企業更受追捧,比如“中國的facebook、亞馬遜”等。
另一方面,一些中概股在海外資本市場也是“鬱鬱寡歡”,交易冷清、股價低迷,難以起到融資渠道的作用。盡管去年上市的唯品會和歡聚時代兩隻中概股股價表現較為搶眼,但這並不能掩蓋大多數中概股股價被低估的事實。[NT:PAGE=$]
以游戲行業為例,包括網易、巨人、盛大游戲等在內的知名中概股的市盈率僅為6~15倍,相比之下,A股的游戲公司則備受追捧,中青寶(300052)連日來股價創出年內新高,動態市盈率高達260倍。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分析認為,除了價值被低估外,公司發展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也是中概股選擇私有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在私有化之后,無需公開披露財務數據和戰略意圖,不再受到財報盈虧的束縛,有利於更好地發展新業務、實施新戰略。
“城外”:赴美上市挑戰不減
去年以來赴美IPO降至冰點。投中集團統計,2012年僅有唯品會和歡聚時代成功赴美上市,合計融資1.53億美元,上市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雙雙創下近五年新低。而2010年有43家中概股成功融資近40億美元。
外貿B2C網站蘭亭集勢本月在紐交所IPO,成為今年來第一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概念股。有消息稱旅遊網站去哪兒網、電腦晶片生商瀾起科技以及手機應用開發商3G.cn正在就赴美IPO進行討論。
但中概股赴美上市面臨的挑戰有增無減。此前曾讓中概股遭遇危機的財務造假、VIE架構、盈利短板等風險短期內仍難以徹底消除,而以“中國消費”、“互聯網人口紅利”等概念進行包裝、憑藉用戶及營收高速增長並虧損上市的模式,也不再受到投資者認可。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