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未來5年 中國進口達10兆美元 對外投資逾5000億美元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11)日於大連出席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詞時表示,中國將會積極推動利率市場化,並將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同時,中國將加快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體制、資源性產品價格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領域改革。李克強又預期,未來5年中國進口將高達10兆美元,同期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次將超過4億人次。
《星島日報》報導,李克強指出,中國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寬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訊、能源開發、公用事業及服務業等領域的市場,從而引導民間投資增加,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為7.6%,全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5%左右;今年第3季以來經濟呈企穩勢頭,尤其8月經濟指標整體好轉,初步反映政府的「穩增長」政策效果。
李克強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約7.5%的目標增速,較過去雙位數增長有所放緩,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屬高增速。中國經濟總量較過去明顯增大,目前又進入轉型發展階段,潛在增長率有所下降,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符合發展規律。
談到利率市場化進程,業界認為步伐不宜太快。民生銀行(1988-HK)行長洪崎出席論壇時表示,待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後一、兩年,即2015年可以考慮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洪崎認為,利率市場化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退出機制,基準利率體系亦有待完善,同時業內利率收益曲線不完整。這種情況下,如果放寬存款利率上限,就可能引發銀行間利率大戰。
他預期,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將會有一批銀行被淘汰,因為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同質化競爭嚴重,存款利率比貸款利率增加更快。由於存貸利差不斷縮小,利潤減少的銀行會投入高風險領域,擴大貸款規模,一旦風險控制不善,則有可能破產。
洪崎又表示,今年6月的內銀「錢荒」是業內始料未及,因銀行業自2009年之後流動性一直保持充裕,銀行產品一直存在期限錯配,並藉此套利掙錢的問題。今後商業銀行要注意「即使是晴天也要打傘」。但他指,中國的商業銀行對此次同業間資金緊張反應過度。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