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武則天寵臣上官婉兒墓內部曝光 墓葬疑毀於官方行為

鉅亨網新聞中心


陝西省文物局對外公佈了日前發掘的唐代女官上官婉兒墓葬的照片。該墓距唐朝長安城遺址約25公里,根據出土墓誌記載,該墓墓主上官婉兒葬於唐景雲元年(即公元710年)8月,與史料記載相符。

據中新網報導,陝西省文物部門10日透露,坐落於西安咸陽空港新城附近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兒墓,目前仍在發掘中。墓葬盜掘嚴重,出土隨葬品寥寥,沒有人們期待中的精美壁畫。墓誌之外,還存有4個壁龕。


考古專家表示,1988年9月,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鍋爐房M2工地發現了一座古墓,根據墓誌銘的記載,經專家考證,此墓被確定為唐代的賀若氏墓。賀若氏,名厥,其夫獨孤羅是北周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子。獨孤羅的七妹為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獨孤皇后。賀若氏家族為周、隋、唐三代皇親國戚。賀若氏死後陪葬豐富,金銀器裝飾華麗,雕刻精美。

專家透露,金頭飾出土時仍戴在墓主人頭上,但其絲綢編織物已全部腐朽。金頭飾由金萼托、金花鈿、金墜、金花等各種飾件和寶石、珍珠、玉飾等300多件連綴而成。造型精美,豪華富麗。僅由此觀之,唐代貴族婦女們濃妝艷抹,釵簪盈首,玉鏈飾頭,雍榮華貴,珠光寶氣之盛裝姿態歷歷在目,令人神往。

一代傳奇女子上官婉兒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在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她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先殺了韋後,李隆基不顧說情,執意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專家認為,上官婉兒因罪被誅,墓制普通。與賀若氏相比,雖然同為唐代貴婦,埋骨之地相近,但待遇迥然。

針對備受關注的上官婉兒墓破壞嚴重一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耿慶剛11日表示,從天井、甬道和墓室被大範圍破壞的情況判斷,不似一般盜墓所致,應系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是「官方毀墓」行為。他認為,墓室中沒有發現棺槨與完整屍骨,也沒有木製品腐朽後的痕跡,究竟是埋葬時就沒有棺槨,還是後來毀墓所致,目前還有待進行下一步的考證。

耿慶剛11日下午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該墓墓主人上官婉兒,系唐中宗昭容(唐代九嬪之第二級,正二品階)。本次發現的唐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龕的單室磚券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長36.5米,深10.1米,帶有5個天井,其規模、形制和她正二品的身份大致是符合的。

據史料記載,上官婉兒一生坎坷曲折。作為唐高宗宰相上官儀的孫女,因上官儀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後所殺,家族籍沒。上官婉兒14歲時,因天資聰穎文采過人,被武則天召到身邊,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據說,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所下制誥,多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婉兒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所以曾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復位後,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為九嬪之一,後宮地位僅在皇后之下,權勢地位比武則天時期更進一步。中宗暴亡後,在唐隆之變中上官婉兒因與韋後關係過密,而被李隆基所殺。

有學者認為,上官婉兒因罪被誅,死於710年7月,葬於710年8月,可謂匆匆下葬,因此墓制普通。

耿慶剛表示,從天井、甬道和墓室被個大範圍破壞的情況判斷,不似一般盜墓所致,應系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是「官方毀墓」行為。從出土文物來說,主要是壁龕裡的騎馬俑、動物俑、人俑,因為還沒有完全整理出來,陶俑數量還不確定。沒有發現金銀玉器,這與大規模的破壞有關係。

當記者追問,毀墓行為發生在什麼時期?耿慶剛說,不好下結論,是一次性的毀壞還是多次性的,目前都無法確定,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考證。

針對有網友稱,在考古工地親眼看見了上官婉兒的屍骨,耿慶剛解釋道,墓中發現的只是一塊碎骨渣,很小,從理論上來說是不是人骨、是不是上官婉兒的屍骨,都需要相關領域的專家鑒定、研究才能確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