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美緩退市低息持續 三中全會召開在即 聚焦五類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聯儲局(Fed)出乎預期維持買債規模不變,量化寬鬆措施持續,全球股市皆被炒起。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預料,美息要在2018-2019年升至4%。面對相對仍然寬鬆的資金環境,投資者該如何部署?綜合專家意見,電訊股、出口股值得留意;政府不撤辣招,但低息環境有利地產商開價,本地地產股亦可看高一線。另外,三中全會將11月召開,城鎮化及環保概念股料有炒作。

香港《文匯報》報導,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蘇沛豐表示,市場上彷彿一下子沒有負面消息,早前的美國退市、中東開戰、中國經濟「硬著陸」等憂慮霎時不見,他料恒指短線可上望24000點,但由於港股累積升幅頗大,預期大市本周可能有回吐。受惠中國經濟在第3季有回穩的跡象,PMI及CPI均進一步改善,港股輾轉從年中低位回升,以6月25日低位19426點計,上周四收市,港股3個月升4076點,升幅達21%,表現冠絕亞太區。


各類板塊中,他較看好本地地產股,主要是美元及美息回落,有利息口(利率)敏感股表現,目前樓市一直「企硬」,低息環境持續有利地產商開價,也有助地產股業績保持穩定。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亦表示,地產股相對落後,如今美國延遲退市,加上港府對樓市「辣招」的態度有軟化跡象,投資者可於現階段追入地產股。不過,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植耀輝認為,地產股受困於政策因素,難以領漲大市,反而個人看好中移動(0941-HK)。

植耀輝表示,縱觀全球股市,美股今年至今升幅近2成,美國的中小企指數升幅更達26%,歐洲中表現最差的英國富時指數,今年也升12%,但港股今年只有3.7%的升幅,上證更跌逾3%,以追落後的角度而言,港股有頗大上升空間,能推動港股的大盤股,中移動絕對是其中之一。

此外,中移動近期遍軟,主要受蘋果電腦未如傳聞般,宣布與其合作推售iPhone5S及5C有關。但他相信實際的影響不會很大,首先是iPhone效應已今非昔比,而現時市場最大的憧憬,是4G牌照會否如市場預期般在國慶前後發出。若中國推出4G牌照,中移動將是最受惠的經營商,加上現價的股息回報率有近4%,相信該股可於今年底前變身至「紅底股」。

鄧聲興認為,美國最快2015年才可能加息,故息口敏感股現階段可追入,如房託基金、高息股等,當中包括香港電訊(6823-HK),主要是該股近日由高位大幅回落,已回吐至有不俗息率的水平。香港電訊上半年營業額增加14%至110.7億元(港元,下同),主要是流動數據及固網業務都有增長,有助提升股息,目前該股預期股息率為5.62%,長線回報不俗。

出口美國的股份也可看高一線,例如敏華(1999-HK)及創科(0669-HK)。他指出,敏華從事休閒梳化產銷,主力出口至歐美等海外市場。近期該股發盈喜,主要是海外市場取得令人滿意的銷售增長,這與美國的復甦有很大的關係,若美國延後加息,勢將有利當地樓市,敏華的業務也會得利。同樣,主力產銷家居裝修產品的創科,也能藉此得益。
 
美國維持買債步規模繼續利好亞洲市場,區內國家經濟硬著陸風險降低。預期儘管美聯儲在12月開始減少買債,日本仍大量釋出資金,近來受傷慘重的亞洲新興市場投資者可獲「緩刑」,即使是印度及印尼應該亦可受惠。但區內國家要把握機會實施經濟改革,使亞洲經濟可持續增長。 ( 接下頁)

[NT:PAGE=$]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美國經濟表現較新興市場好,料資金短期仍以流入美國市場為主,支持美股向好,亞太區市場升幅則落後。預期美元短期偏軟,包括澳元及紐西蘭元等風險貨幣會走強。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資金仍會持續流入新興市場,但由於市場對退市仍以憂慮,資金流入的規模會不會太大。預料美匯指數短期在70至80的區間波動,看好新興市場貨幣,估計澳元兌美元匯價有望重上99美分。

富邦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指出,美國經濟仍疲弱,道指今年來19%的升幅,脫離經濟基本狀況。隨著市場料美國退市時間較預期為慢,估計新興市場貨幣會反彈,港股及A股可望受惠。

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表示,雖美國失業率逐步回落,但當地經濟以致樓市仍未全面復甦,料最快亦要一年後方可開始退市。美國經濟僅達復甦初期,高新科技行業就業改善,但低端技術職位仍流失,影響失業率回落預期。 

中國中央11月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場預料醫療、教育、計劃生育、養老等方面都會改革;但早前傳出的土地自由買賣政策,相信中央則有保留,這主要是中國樓價仍然節節上升。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植耀輝預期,城鎮化及環保節能概念將捲土重來,內房及內銀股則宜小心。

植耀輝認為,中央有機會在三中全會舉行前出招抑制樓市。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8月70個大中城市的住宅價格繼續上升,按月錄得升幅的城市達66個,按年有升幅城市更達69個,升幅最高近2成,僅溫州1個樓價下跌。

他表示,中國政府換屆後,對樓市調控減少表態,更未推出任何措施,但面對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各地「地王」頻頻出現,預料中央在三中全會提出「有所作為」。他補充說,所謂「有所作為」,也不是甚麼大動手術,為免傷及中國經濟,中央似乎不急於遏抑樓市,個人相信中國會提出更市場化的樓市調控政策,增加行政調控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野村亦發表報告指,中國似乎容忍房價上漲,借此完成其經濟增長目標,故三中全會前後,也不太可能推出新樓市調控措施,中央的重點可能轉向收緊貨幣政策。以此推論,內房股所受的影響,應該會低於內銀股。

植耀輝說,若收緊貨幣政策,會令內銀股的息差收窄,固然會影響內銀股,但最影響中國銀行業應是民營銀行。他認為,三中全會可能透露民營銀行的發展辦法,直接增加銀行業的競爭,故建議逢高減持內銀股。

至於城鎮化概念可以續炒作,他仍然看好水泥、基建、鐵路等股份。另外,環保、訊息科技等也是中國發展趨勢,當中他推介經營環境能源的光大國際(0257-HK),以及訊息科技的中移動(0941-HK),認為兩股經早前回調後,現已屆「抵買」水平,若三中全會有公布相關的國策,將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