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富豪超信財富管理 投資最愛磚頭 珠寶 名表 藝術品…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亞太地區最快可以明年超越美洲,成為全球富人最多地區。這些富豪熱愛的投資琳瑯滿目,包括:磚頭、珠寶、名表、錢幣、葡萄酒、古董、藝術品等。此外,有高達3/4的亞太富豪高度信任財富管理公司及理財經理。
香港《文匯報》報導,港人愛投資磚頭非新鮮事,加上去年美國聯儲局(Fed)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令熱錢不斷湧入香港,資金泛濫,刺激資產市場向上,全年樓價上升約21%,港股更3年來首次跑贏樓市,勁升22.9%,港人一向愛炒股炒樓,股樓佔富翁資產更近半壁江山,分別達20.5%及24.1%,在去年股樓齊齊步步高升下,富翁資產及人數自然水漲船高!
去年對市場最大的喜訊,非美聯儲於9月宣布堪稱「無限量寬」的QE3莫屬。去年聯儲局公布維持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分別保留每月450億美元較長期美國國債,以及每月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購買,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至0.25%區間不變,更揚言QE政策與失業率和通脹掛鉤,不達標不收水,在無限「泵水」的情況下,去年港股第4季開始急漲,年底埋單升逾4222點,升幅達22.9%。
印鈔機長開,保值及避險情緒當然急升,即使2012年內政府連番出招打壓樓市,既有「港人港地」,又再於10月底猛推「雙辣招」,即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雖然第4季樓價升勢受阻,但在低息環境兼熱錢源源不絕下,加上強烈的剛性需求,令去年底的中原城市指數(CCI)錄得110點,與2011年底的95.47點相比,全年住宅樓價仍勁升21%。
不管是為了個人樂趣或純粹為了財務回報,嗜好投資持續吸引富裕人士的目光。當中以保值能力較佳的珠寶首飾及手表最受全球富裕人士的垂青,尤其在新興市場。
於2013年第1季度,亞太區富裕人士(不包括日本),對於珠寶首飾及手表的投資比例平均就有33.5%。當中需求最熱的市場為新興國家印度(44.3%);其次是新加坡(35.4%);香港(34.6%);中國大陸(31.8%);只有澳洲(29%)排最尾。在2012年香港蘇富比珍貴名表秋拍中,就創出蘇富比全球珍貴名表常設拍賣歷來最高總成交額的逾1.2億港元;另外,同年該公司的全球珠寶拍賣總得益也高達近35億港元,創下蘇富比全球珠寶拍賣歷來最高年度總成交額。
而第二大受歡迎的嗜好投資種類,就是錢幣、葡萄酒和古董收藏,日本以外亞太區的平均比例為23%,當中以香港富人最熱衷佔27%;緊接是澳洲(26.2%);第3為中國大陸(23.9%)。
另一方面,RBC報告亦指藝術品投資在金融危機後展開反彈, 逐漸成為富裕人士投資組合很重要的一環,佔嗜好投資配置的16.9%,成為第3大受歡迎的投資種類。其中印度投資於藝術品的比例最高(20.6%);澳洲排第2(26.2%);然後是中國大陸(16%)、新加坡(14.5%)和香港(13.4%)。
報告認為,經過精挑細選的藝術品不僅可抵抗通脹,還有長期增值的潛力,同時與傳統資產類別相關性低,是受到富裕人士喜歡的其中一個因素。
此外,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調查發現,亞太區逾3/4高資產淨值人士高度信任財富管理公司(78.8%)及理財經理(77.9%),較全球其餘地區僅2/3高資產淨值人士為高。而近年愈來愈多中國大陸富戶移民來港,RBC財富管理香港董事總經理吳道衡指,過去5年間已見大陸富戶開始調整或增加投資至國外或香港的趨勢,加上大陸公司來港上市的趨勢,令大陸富戶財產急增,均帶動香港財富管理需求。
加上亞太區企業所有權比率較高,以及對家族財富及繼承規劃接受度等,都令香港及大陸對管理較大型及複雜關係的需求更逼切。逾半大陸富戶對家庭資產管理較個人財富建議需求更高,加上稅務問題等,都較願意以信託形式管理財產,亦看重財富保值。為方便監管,則傾向以單一公司的多元專才方式管理。而整體亞太區傾向以單一公司多位專家的富戶達40.1%,世界其餘地區則僅21.7%。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