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即日市評》恆指全周跌1.3%止連升 國指積弱憂增長放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恆指今日反覆升82點或0.35%,但全周跌295點或1.26%,連升三周後終現調整,而國指全周跌2.55%,連續十二日呈陰燭。美聯儲局月中雖暫不退市,但近期經濟數據僅好壞參半,加上市場憂慮美國10月中將觸及債務上限,市場觀望美國今晚公布9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預期指數,以判定當地消費形勢。而內地近期經濟數據雖向好,人行本周雖進行逆回購向市場投放逾1,550億元人民幣,但季結臨近內銀部分拆息仍趨升,加上有報導指收緊房貸,及企業近月補庫存已近完成,市場憂慮內地9月發電量、工業增加值、鐵路貨物發送量等增速將回落,本周的中資周期性股上升乏力。

【恆指拗腰升 國指陰燭連】


港股今日期指結算呈個別發展,恆指今早跟隨美股反彈,高開74點報23,199,早市沿十天線(23,200點)牛皮上落。午後扭轉跌勢,國務院正式批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政策明朗化下,內地股市回勇,帶動恆指最多升215點,最高見23,340點,恆指全日升82點,報23,207;惟國指未能扭跌,收市跌46點,報10,494點,20天線(10487點)爭持。

大市主板全日成交金額,主板成交金額由昨日532.9億元略增至543億元,本周成交額共2,617億元(周一因颱風只有半日市,本周交易日共四日半),較上周(9月16日至19日共4個交易,因20日為中秋節後假期休市)共2,315億元為多。

港股今日市寬略見改善,特別是藍籌股方面,恆指成份股今日30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15隻,升跌比率為60比30(上日為38比56);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37比34(上日26為比45)。港股沽空比率,由上日9.34%再跌至9.17%,連續第9日低於10%水平。今日沽空榜首兩位是建行(00939.HK)及盈富基金(02800.HK),自身沽空比率各為19.6%、33.01%。

【資源股跑輸 憂本月放緩】

內地近期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國統局今早亦公布,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按年增長24.2%,增速比7月份提高12.6個百分點(同月工業增加值增10.4%)。但本欄近日已指,資源水泥、原料股近期走疲。神華(01088.HK)、海螺(00914.HK)、中國建材(03323.HK)、馬鋼(00323.HK)及江西銅(00358.HK)本周股價累跌逾6%、4%、3.6%、6.3%及6.2%,均跑輸大市。

何解內地近期經濟數據向好,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10.4%,增幅年內首度升至雙位數,但資源股卻如未能跟升?由於美國近期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出口外部需求面臨不明朗,兼且內地季結臨近,內銀部分拆息仍趨升,加上有報導指收緊房貸,及企業近月補庫存已近完成,市場正擔心內地9月發電量(克強經濟學三大指標重要部分,還有新增貸款及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指標的增速將回落,兼且內地十一黃金周長期臨近,資金逐先行獲利或「靠邊站」,而國指亦連續十二日呈陰燭。

【自貿區出台 寬六大領域】

中港股市今日反覆上落,內銀股續受壓,除了報導指內銀近期收緊房貸、及要嚴控制表外融資流入樓市外,人行近日就利率市場化再推舉措,近期擬推同業存單,行業面臨激爭加劇。工行(01398.HK)跌0.7%,招行(03968.HK)走低1.6%。

在國務院下午公布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最受關注金融領域亦包括在內,顯示中央對未來經濟結構改革的決心,將有利長遠可持續發展,中港股市即「拗腰」彈高。今次上海自貿區「出台」方案,將向包括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和社會服務等6大領域。及18項開放措施涉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權比例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還包括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等。

由於市場已炒作上海自貿區概念多時,今日僅部份地產概念股造好,世房(00813.HK)升4.8%,瑞房(00272.HK)漲1.2%。但早前抽升的上實(00363.HK)見回吐1.1%。本欄日前指,李克強提出構建上海自貿區,就是先自身局部進行經濟的結構革開放,因此上海自貿區最終謀求與國際上自貿區接軌,令自貿區有如中國金融改革的航母,亦相信是新領導層上任後,在國慶64周年前夕先交出一份「改革」成績表,及未來目標。

【國師倡改革 中股再走資】

值得一提是,在上海自貿區周日掛牌前夕,官方媒體今日刊載了總理李克強在北大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厲以寧(在內地學術界有「國師」之稱)談及經改的文章。文章指中國當前要務是結構調整,提高經濟質量。他舉一個例子,於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時,中國GDP世界第一遠超出英國,但是經濟結構不行。英國工業革指令GDP結構符合當時技術進步潮流,反觀中國,當年GDP總量的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從結構上說,中國比英國差很遠。

厲氏提到,雖然中國當前經濟總量超過了日本,這是不容易的,但是結構還不如日本。現在日本跟中國相比,它的高新技術產品佔GDP的比重比中國要大得多。所以,當前改革著重是結構問題,及指結構改革的迫切性。他亦指透露了今後投資應著重三大方向,一是技術創新的投資增大;二是民營經濟投資力度加大;三是基礎設施環境工程的投資要加大。這些是為中國經濟增長準備後勁。

此外,基金資金流向。據美銀美林報告推算,截至昨日(26日)為止一周,環球股市則錄得按周基金淨走資15.46億美元(近120億港元),由於亞太新興市場回穩,新興市場全周錄得淨流入18.94億美元(前一周淨流入15.29億美元),但中國卻再錄得走資2.22億美元(近17.2億港元),而此前一周卻錄淨流入1.84億美元(近14.3億港元。) (w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