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專題〉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 金融改革上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自貿區 29 日正式掛牌,作為李克強經濟學的破冰首航,這一步格外引起關注。這是中國特區實驗的又一次升級版?又或僅僅是一次政策放鬆的局部實驗?中國內部對此的反對意見仍多,該如何防範可能的金融風險?
這次自貿區的範圍,涵蓋上海周邊地區的原有 4 個保稅區。評論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與傳統的保稅區、深圳前海的區別在於,傳統保稅區以商品貿易為主,深圳前海以發展金融業為主,而上海自貿區則是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和金融創新「三管齊下」。
2012年,上海貿易總額占全市 GDP 的 137%。外界評估,自貿區掛牌後,貿易總額可能在前兩年達到 GDP 的約 150% 左右,此後甚至可能超過 200%。深圳經濟特區的貿易於 2012 年占深圳 GDP 的 227%。
這次最受關注的金改部分,由《總體方案》來看,提到了 3 個部分-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澳新銀行分析報告認為,自貿區成立除了可將經驗向更加廣泛領域移植,也可以利用自貿區作為未來可能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 (TPP) 談判的跳板。
《金融時報》認為,上海自貿區最嚴峻的挑戰,是如何為自貿區劃定一個有效的金融邊界。自貿區必須有效禁止向非自貿區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人民幣自由兌換。此外,當局也需要設立一個機制以防區內和區外間發生利率套利交易。
相關熱門時事網址:http://news.cnyes.com/sonews999342/list.shtml;專題網址:http://news.cnyes.com/special/shzimao/。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