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INTEL進軍物聯網在華髮布可穿戴設備晶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特爾移動之路可謂崎嶇,2008年就開啟移動轉型之路,數年后移動之路依然舉步維艱。英特爾在平板和手機晶片市場的佔有率僅為1%,近兩季連續滑坡的財報讓投資者大為失望。最新的聯想K 910轉投高通,讓英特爾再失左膀右臂。然而,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依然雄心勃勃,“這場移動戰爭不是短跑衝刺,英特爾終將跑贏這場馬拉松”。

日前,英特爾在北京秋季發布會上首次發布代號為Q uark(夸克)的“可穿戴”物聯網設備晶片,以及用於移動設備的22納米“B ay T rail”系統晶片,希望藉此使英特爾在平板和二合一設備上帶來突破。同時記者從O E M廠商獲悉,英特爾近期還針對A ndroid平台推出了低價版凌動晶片,並採用優惠補貼措施,爭奪低價平板份額。


“可穿戴”尚處非常初級階段

在“可穿戴”概念如火如荼時,英特爾終於進軍物聯網市場。發布會上,楊敘展示了新的Q uark處理器,只有原來五分之一的體積,十分之一的功耗。引起記者關注的是,面對龐大的物聯網市場,英特爾終於放棄了傳統P C垂直整合賣晶片的業務模式,開始初嘗A R M的可訂製模式,也就是,其他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英特爾的技術專利下對Quark處理器進行改造設計。

“可穿戴市場上功能需求非常分散,任何一個廠商都難以做到所有功能模組都集中在一個晶片裏面。”楊敘透露英特爾改變商業模式的原因。楊敘告訴南都記者,在中國區已經有兩所大學加入英特爾的“可穿戴”項目中。“Q uark需要和業界形成這樣一個開放架構的社區,所有的開發商拿到我們的核以后,把他自己的功能模組和英特爾的東西放在一起做成一個模組,用在不同的領域裏。有的用在穿戴品上,有的可能用在教育上等。”

與PC充分整合的業不同,可穿戴物聯網市場尚處在碎片化市場中,英特爾如何在碎片化的市場吸引到足夠的合作伙伴,使得Q uark處理器同樣有足夠多的應用服務?楊敘也坦承,可穿戴市場現在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英特爾也在探索,“幾十年前P C業也曾經歷過混戰階段,整合、轉型,然后穩定增長,英特爾一定要踩在點上。”

4G時代專利廠商分散度高難以獨大,對英特爾這種追求規模的企業如何領先,楊敘表示,英特爾已經做好了4G的LT E技術儲備,目前致力於在一個晶片裏完成更多的整合,4G市場英特爾后勁很足。

從英特爾近期的廣告策略中能看出,英特爾正在淡化“超極本”概念,主推“二合一”、P C換新季概念。自超極本問世以來,英特爾對超極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楊敘也成為超極本最積極的站台者。緣何重金打造的超極本概念,如今卻被邊緣化?

對此問題,楊敘坦陳,英特爾自己在推超極本的時候,就知道未來一兩年應該走什麼路,最終出現什麼效果,那就是先有輕薄,再有觸摸,然后再二合一。廠商也大概知道這個情況。“但通過兩年時間的營銷發現,你沒有辦法把這個東西跟消費者解釋清楚。相反,從體驗效果和使用方式上進行引導,也就是直白的二合一,消費者更能接受。”

楊敘表示,參數、性能指標的變化,消費者已經不感興趣了,而是更注重體驗效果。“所以一旦英特爾確定要往體驗方面去走,就要與業鏈上的合作伙伴一起,加很多功能進去。不能像傳統的PC宣傳去宣傳今天體驗式的品。比如H asw ell出來以后有很多應用,消費者使用體驗上卻感受不明顯。但是明年,消費者就能明顯感覺到變化,比如你的手機往電腦上面一放,就開始充電了,不用電線了,無線充電;明年能夠實現的還有臉部識別、聲控等應用。”

在楊敘看來,移動市場的競爭是個馬拉松,英特爾擁有設計、製造工藝、業鏈等綜合優勢,一旦品到位,相信英特爾能夠跑贏這場馬拉松。

采寫:南都記者高凌雲 實習生賈小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