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衛星有驚無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洲航天局11日證實,由於燃料耗盡而從外太空向地球墜落的一顆探測衛星在進入大氣層后沒有帶來財損失。
歐航局稱,衛星於格林尼治時間11日零時(北京時間11日8時)左右進入地球大氣層,下行軌道包括西伯利亞地區、西太平洋、南極洲和印度洋東部。聲明,“正如預料,衛星在大氣層上方解體”,剩餘相當於衛星體積四分之一的殘片落下,但沒有報告這些殘片給地面帶來財損失。
忙了四年多 燃料耗盡墜回地球
這顆衛星名為“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器”,旨在繪製地球上空的重力變化。2009年發射,它依靠太陽能板和特殊鋰電池運轉;衛星重1.2噸,長5.3米,在260公里的高空工作,每88分鐘繞地球一圈。它於2012年8月降至224公里的高空,是迄今為止運行軌道最低的一顆探測衛星。10月21日燃料耗盡,自那時便不斷墜向地球。
“太空摩天輪” 成績令人驚訝
盡管如今毀於一旦,但該探測器的“超常發揮”令歐航局為之自豪。由於外形比較圓滑,這顆衛星被譽為“太空摩天輪”。
它曾經出色、詳細地繪製全球洋流和重力場,並製作出第一張地殼與地幔分界線的高清圖。
歐航局地球觀測項目主任福爾克爾·利比格,探測器“成績令人驚訝”,“我們得到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重力數據。僅這一點,就證明打造它的努力沒有白費”。
砸人幾率微 被碎片砸難過中大
這不禁令人想起今年2月隕星墜落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州致使上千人受傷一事。不過,歐航局稱,這次衛星碎片砸中人的幾率極小。該探測器項目主管施泰格爾上月預測,這顆衛星碎片砸中人的幾率比遭閃電劈還要小6.5萬倍。
另外,歐航局強調,在過去56年間,“大約1.5萬噸人造太空物體重返大氣層,卻從未造成人員傷亡”。這家機構原先預測,人類被衛星殘骸擊中的幾率比中樂透大還要低25萬倍。
●防微杜漸
聯合國開建
地球防禦系統
聯合國大會近日批准創建“國際小行星預警組織”,目的是使地球免遭“殺手小行星”襲擊。該組織由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天文台和空間機構組成,共享有關新發現小行星以及它們有多大可能撞擊地球的信息,共商對策。美媒認為,聯合國正在創建“地球防禦系統”來保護人類文明。這項新計劃包括3個部分,第一步是做好准備。第二步是提前確定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第三步,必要的話,爆破小行星。
王裳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