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投資者對中國和低油價的理解過于偏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花旗私人銀行全球首席投資規則師steven wieting表示,若投資者一直對中國的“一舉一動”高度敏感,那么最終市場將遭到嚴重的破壞。
2016年前兩周股市暴跌,蒸發掉了3.2萬億美元,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擔憂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過山車式的股市以及不透明的貨幣管理體制。全球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wieting稱,中國貨幣每變動1%,全球股市就要變動4個百分點。照此推斷下去,若人民幣貶值25%,那全球股市將灰飛煙滅。
貨幣市場走勢需要結合當時背景來考慮。以前其它國家貨幣兌美元也出現過貶值多達25%的情況,幷沒有引起股市出現相似的劇烈波動。
1月7日中國央行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是1美元兌6.5646元,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調整幅度則創下去年8月13日以來最大。
此舉引發市場擔憂中國政府將貶值人民幣來支援其步履蹣跚的經濟。中國央行允許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只能在中間價±2%變動。央行主動貶值人民幣引發中國股市暴跌觸發熔斷機制,以至於當天股市在開盤29分鐘后就結束交易。
本周,市場焦點仍是中國,2015年第四季度和全年gdp數據於周二發布。全年gdp增長6.9%,與市場預期一致,但未能實現政府設定的7%的增長目標。股市最初對這一數據反應積極,1月19日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股市收盤漲幅在0.55-3.25%之間。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盤漲1%,同時道指也上漲0.17%。
對此,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市場規則師kerry craig稱,市場可能預期中國央行將采取措施刺激增長疲弱的經濟。正所謂“利空出盡是利好”,尤其適用於中國股市。目前中國貨幣、股市和實體經濟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許多評論人士都懷疑中國gdp數據的真實性,他們認為官方數據幷未反映增長放緩的事實。craig則指出,中國數據一直遭到質疑。即便低於7%,相比世界其它地方也要高出很多。加入中國真實增長率只有官方數據一半,那也要高於世界增長速度。
瑞穗銀行分析師vishnu varathan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指出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僅在於體量大,還在於支配地位。
中國增長1.1%,可以帶動全球經濟增長3.4-3.6%,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都來自中國。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雖然有那么多悲觀因素,而且還有一些是合理的,但中國仍是世界無可辯駁的增長引擎,其它國家望塵莫及。
craig猜測中國政府將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以保證經濟軟著陸,包括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增加基礎設施支出。
雖說市場對中國反應過度,但中國確實為投資者帶來風險,如貨幣市場,中國外匯儲備不斷下滑。
另外,油價不斷下跌也為市場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周三亞洲時段,wti一度跌破28美元,布倫特也在28美元左右。
盍 ?前,歐佩克仍是石油市場難題的關鍵環節。去年12月歐佩克放棄了設定產量上限,現在伊朗回歸,將再增加50萬桶/天。周二,國際能源署警告持續的供應過剩將為石油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不過,craig指出,伊朗表現的頗為理智,幷沒有向市場傾銷石油。許多油輪仍停泊在伊朗沿海地區。
此外,非歐佩克產油國也開始減產,美國活躍鉆機數量持續下滑。盡管如此,油價尋底尚需時日。
craig還指出,低油價有助於刺激消費。人們應充分利用當前時機好好享受低油價。金理人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