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歸A股路迢迢 彭博專欄:回頭的中國浪子 還是別回來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1 14:10
圖:AFP
大宗商品交易並非是唯一一個在中國消退的投機熱潮。收購海外上市中概股企業,好讓它們回歸國內股市的潮流也在快速失寵。
首先,中國取消了設立戰略新興板的計劃,戰略新興板本來可以為回歸的中概股提供新的安身之處,此外中國還擱置了市場導向更強的IPO機制,新機制本有助於中概股回歸後的股票發行。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社表示,中國證監會正在考慮出台相關措施,遏制海外上市中概股尋求借殼回到國內上市的風潮。
通往回歸之路的大門快速關閉,將讓這些企業看清慘痛的現實。約50家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宣布了以在中國內地再次上市為目標的私有化計劃,在這些企業當中,很多通過舉債來為私有化交易融資,它們的股價已經出現了大幅下跌。
自去年1月份以來,至少47家在美上市中概股宣布了私有化計劃,交易總額達430億美元。很多交易背後的想法只有一個——在中國內地重新上市,那裡的估值高近兩倍。
迄今為止,共有14筆收購交易完成。奇虎360管理層聯手紅杉資本中國子公司收購公司的交易仍懸而未決,其93億美元的規模在已宣布的交易中位居首位。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紅杉資本中國一直是此類交易的最大資金提供者,華泰證券旗下華泰瑞聯基金管理緊隨其後。
很多計劃回歸的中概股公司前途未卜。中國有很多理由來打壓這波回歸潮。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上周五便列舉了一個,他說,被用來借殼上市的殼公司股價飆漲「應該予以重視」。借殼上市的企業的估值會攀升一倍,某些情況下甚至更高。
另一個原因與北京對於資本外流的擔憂有關。很多收購交易,包括上個月中國首富王健林向香港子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都是由內地的財富管理基金提供資金。這意味著在人民幣匯率承壓、中國外儲下滑之際,人民幣會持續流出中國。
市場還存在另一種擔憂,那就是很多公司可能以低估值被收購。《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王健林麾下大連萬達勢將提高40億美元的萬達商業地產私有化報價,目前的報價與IPO招股價相同。
總部設在波士頓的恆潤投資等維權機構投資者認為,中概股收購交易的溢價水平不到美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使得美國股東處於劣勢。恆潤管理合伙人Peter Halesworth表示,超過半數計劃私有化的中概股企業將以低於其IPO的價格被出售。很多公司囤積了美國IPO籌得的資金,現金充足:到他們宣布私有化的時候,其平均現金餘額從4,600萬美元左右飆升至2.8億美元。(這些數據並不包括汽車之家,該公司最近成了公司管理層和中國平安收購爭奪戰的對象。)
一邊是滿腔怒火的股東,另一邊是並不受歡迎的歸國之路,對於準備回歸的中概股而言,按兵不動可能是上策,只是他們要習慣估值沒那麼高的日子。
延伸閱讀: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