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如何更好推介中國高鐵:從價格論述改為技術論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2 13:40


有評論指出,提起「中國制造」這四個字,許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或許是「價廉物不美」。

相比之下,「日本制造」的品牌響徹全球,甚至可以說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在這樣的背景下,即將招標的新隆高鐵(銜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高速鐵路)項目中,中國和日本之爭被部分分析者看成是價格和質量之間的取舍。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據報道,馬來西亞更關注價格和資金籌措,因此偏向中國方案,而新加坡則對車輛和信號系統方面經驗豐富的日本企業抱有好感。

新隆高鐵是我國總理李顯龍和馬國首相納吉在2013年1月會晤時宣布的計劃。一般預料,新隆高鐵計劃將在這一兩個月內簽署諒解備忘錄,工程合約則可能在明年頒布。因此,有興趣競標的各國財團已在緊鑼密鼓地通過商業投資和媒體等渠道拉攏民意。

新隆高鐵項目不是中國和日本第一次在國外高鐵項目中競爭。兩國去年也同時競標印度尼西亞銜接雅加達與萬隆之間的雅萬高鐵項目。當時,中國提出的方案所需資金更少、高鐵里程更遠、工期更短,而且最關鍵的是,它不需要印尼政府出資及擔保。

中方最後成功標得了項目,但日方批評,中國的方案無需當地政府出資,根本不切實際、也極可能造成虧損,中國實際上是砸了錢搶去了這單生意。

中方在雅萬高鐵項目中開出的超優惠條件,也進一步加深了輿論對中國只能以價格取勝的負面印象。

為了扭轉公眾對中國技術的偏見,中國當局近來積極對外宣傳和展示其鐵路項目的優勢。

中國外交部上月中旬就邀請了《聯合早報》等來自新加坡、馬國、印尼、菲律賓和印度的媒體參加中國鐵路項目介紹活動,並參觀中國鐵路總公司(簡稱「中鐵總」)調度中心和體驗海南環島高鐵。

中國同本次媒體團所屬的五個國家都有鐵路規劃方面的合作:除了新隆及雅萬高鐵,中國也同印度合作開展了新德里到孟買的高鐵可行性研究。中方在菲投資建造的北方鐵路則因貪污指控在2011年遭取消。

據了解,這是中國外交部首次主辦這類介紹活動,接下來也還將繼續邀請其他國家的媒體參觀和體驗中國高鐵。

值得注意的是,中鐵總副總工程師趙國堂在介紹會上全程避談中國鐵路的價格優勢,反而重復強調中國在十年內建成和運營了1萬9000公里高鐵,未來五年高鐵里程還將達到3萬公里,這些「實踐經驗」是中國最大的優勢。

很明顯的,中方已經意識到,低建造成本在部分國家眼里可能會和「偷工減料」畫上等號,成為負擔。所以,中國對其鐵路優勢的闡述已經悄悄地從價格論述改為技術論述。

這個策略或許已初見成效:參團的記者告訴本報,他們對中國的鐵路網絡布置和調度中心的實時監控高度贊賞,也驚訝於中國能在多種極具挑戰性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里興建高鐵。

我乘坐過日本新干線高鐵列車和中國動車,兩者在乘客體驗上其實並無太大差異,但說實話,在乘坐中國高鐵時,我下意識地還是擔心會發生什麼事故。

這個擔憂部分源自於中國高鐵曾發生過的致命事故。2011年的浙江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172人傷。相比之下,日本高鐵系統新干線自1964年運行以來,從未發生過重大致命意外。

必須承認,我的擔憂並不完全是理性的。畢竟,中國鐵路已經安全運營了30多億公里。但印象就是這麼可怕的東西,人們一旦將「中國技術」與「不安全」畫上了等號,以後就很難改變這個既定觀念了。

中國正非常努力地改變人們對「中國制造」的偏見。不過,要從低谷中爬出來絕非易事,它往後只能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思,嚴格把關,確保鐵路的運營毫無瑕疵,並希望時間和實踐的考驗,能證明自己的高鐵技術是真正安全、可靠的。(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