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時代!中、德、日PPI各連續50、33、13個月年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0 16:37
MoneyDJ新聞 2016-05-2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導,德國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3.1%、連續第33個月呈現年減,主要是受到燃料價格下滑8.8%的影響。
Thomson Reuters報導,歐洲央行(ECB)執行委員會委員暨愛爾蘭央行總裁Philip Lane 19日表示,ECB 6月2日在公布通膨更新預測時將會評估這段時間油價的上漲是否為可持續的。立陶宛央行總裁Vitas Vasiliauskas 18日在受訪時表示,過去幾個月以來油價呈現大幅波動,因此他並不認為本波漲勢是可持續的。義大利央行總裁Ignazio Visco 17日在接受德國商業日報(Handelsblatt)專訪說,歐元區仍面臨相當具體的通縮風險、企業可能因物價跌跌不休而宣告破產。
金融市場報價顯示,投資人並不認為油價的大幅反彈將會帶動通膨走高。歐元區通膨預期目前仍停留在ECB 2015年1月宣布量化寬鬆(QE)計畫時的偏低水位。ECB執行委員會委員Benoit Coeure在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透露,ECB原則上可能進一步調降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但現階段並無意採取實際行動。
中國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3.4%、連續第50個月呈現年減,創史上最長萎縮紀錄。日本4月PPI也寫下連續第13個月呈現年減的紀錄。
美國4月PPI上揚0.0%。2015年1月迄今美國PPI僅有三個月沒有出現負成長:2015年1月與2016年2月年增幅皆為0%。
CNBC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DB)3月發表報告指出,決策者在評估通膨時不應忽視PPI,因為持續下滑的PPI恐將加重生產者的債務負擔、進而壓抑投資,對經濟的傷害程度可能勝過CPI的下挫。
《人民日報》5月9日在「開局首季問大勢」一文獨家專訪權威人士。這位不具名專家表示,中國經濟運行軌跡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今後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