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Fed 8行長放鷹釋升息信號 耶倫周五講話或有機可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5 10:06


再有Fed高官指短期內有機會升息。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再有Fed高官指短期內有機會升息。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公布的4月會議紀錄顯示,大部分委員認為6月可能是升息時機。過去2周已有至少8名Fed地區行長釋出升息信號,當中多數人支持6月或7月升息。不過市場仍不大相信6月升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預測6月的升息機會率只有3成,7月升息機率則接近6成。市場等待Fed主席耶倫本周五(27日)講話會否為升息時機露端倪。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今年有投票權的波士頓聯儲銀行長羅森格倫及紐約聯儲銀行長杜德利均認為,今夏升息合理。舊金山聯儲銀行長威廉斯、亞特蘭大聯儲銀行長洛克哈特及達拉斯聯儲銀行長卡普蘭均表示6月可能升息。《華爾街日報》表示,3人今年雖無投票權,卻反映整體委員的共識。其中威廉斯更被視為耶倫的盟友,兩人曾在舊金山聯儲銀行共事。威廉斯、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爾及亞特蘭大聯儲銀行長洛克哈特均預期,今年將升息2至3次,明年料會再升息3至4次。

儘管Fed官員言論趨向「鷹派」,回顧Fed歷史,收緊貨幣政策往往採取「拖」字訣。2013年5月時任Fed主席伯南克首次釋出退市及升息信號,引發全球市場暴跌。鑑於市場動盪,Fed當年9月宣布將縮減量寬的時間表推遲。現任Fed主席耶倫亦曾表示,2014年10月結束量寬後,升息時間可能比市場預期早。當時多數市場人士預期2015年6月可能是升息時機,不過Fed待12月才升息。換言之,Fed釋出收緊貨幣政策信號2年多後,才升息0.25%,難怪市場目前仍認為6月升息機會只有3成。

摩通基金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表示,Fed近年釋出收緊貨幣政策的信息後,往往在最後一刻打退堂鼓,擔心引發市場劇烈反應,Fed喊「狼來了」那麼多次已影響其公信力,令市場不大相信前瞻指引。富國銀行投資機構的固定收益策略主管Brian Rehling稱,耶倫等多數有投票權的委員比較「鴿派」,相信他們會等待更多數據才會升息。

下次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將於6月14至15日舉行。市場人士認為,在6月初部分就業數據公布後,耶倫較有可能在6月6日的講話表態。美國投資銀行Jefferies的經濟師Tom Simons稱,「鷹派」和「鴿派」官員過去兩周釋出相同信號,就是若經濟數據強勁將會升息,若耶倫表達不同意見將令市場震驚。

市場炒作Fed下月或7月升息升溫,美匯指數靠穩,曾見95.543,隔日升0.33%。其中,日元兌美元曾跌0.54%,報109.83兌1美元。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周二(24日)早上稱無意再壓抑日元

其他新興亞幣兌美元昨日走軟,馬元和印尼盾曾分別下跌1.18%和0.96%,分別為至少3月16日和2月9日以來最低。韓元新台幣曾分別跌0.83及0.14%。至亞洲尾盤,上述亞幣兌美元跌幅有所收窄。澳元昨日曾低見71.45美分,跌1.09%。紐元昨日曾跌0.84%,見67.06美分,市場亦關注周四(26日)恆天然公布新一季奶價預測。

《星島日報》引述思佰益證券定息主管相馬勤表示,亞幣兌美元昨天下滑,反映市場預期Fed短期內可能升息,令美元兌主要貨幣普遍漲升。他預期在6月Fed議息前,美元將繼緩慢上升。亞洲主要股市亦普遍下跌,日本及南韓股市下跌近1%。

升息預期升溫,帶動美元匯價靠穩,令以美元作價格單位的商品受壓,金價更連跌5個交易日,表現為去年11月以來最差。

紐約6月份期金價昨日曾見每盎司1237.8美元,隔日跌1.09%;倫敦現貨金價則曾見每盎司1237.15美元,跌0.96%。升息雖然削弱黃金的吸引力,惟花旗仍然預期,儲局年內只升息1次,認為金價近期跌勢或製造入市機會,上調年底金價預測至每盎司1250美元。資金持續流入金市,黃金ETF持貨量周一增至1847.9公噸,續創2013年11月以來新高。

美英兩地期油價昨日早段亦延續跌勢,至歐市因市場預期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一度回升。紐約7月份期油價昨曾見每桶47.64美元,跌44美仙或0.92%,其後則曾見每桶48.55美元,升0.98%;倫敦7月份布蘭特期油價早段曾跌1.14%,見每桶47.8美元,其後則曾見每桶48.7美元,升0.72%。

低油價逼使油商削減投資,據摩根士丹利提供數字,勘探活動減少導致去年新發現原油存量跌至64年新低。而非油組成員國產油量持續下降,花旗分析員估計,年內油產量每日或減110萬桶,其中美國原油供應年內將減少每日650萬桶。

該行預期,布蘭特期油價到達每桶50美元水位的時機,將提早至今年第3季,並於明年底前進一步升至每桶65美元,提醒部分國家產油量或因而反彈。

資料來源:香港明報資料來源:香港明報


Empty